中秋糍粑香醉人,遥寄相思人儿心

秋天的夜没有了夏的燥热,带着微微的凉意,宁静而美好。我站在阳台上遥望那夜空的点点繁星,一轮将圆的冷月散发着柔柔的光辉。

微风轻抚过我的脸庞,任长发微微飘动,感觉惬意又舒适。这时,仿佛一阵淡淡的糍粑香味儿袭来,让我沉醉。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小时候过中秋吃糍粑的情景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那种感觉暖融融的。

在我的老家——人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广安,一直延续着吃糍粑赏月的中秋的习俗。老家的中秋糍粑并不是只在八月十五那天才吃的,而是从八月初十左右就有人家开始做糍粑了,前后持续有十来天。这段时间,整个小山村一直弥漫着浓浓的节日气息。

家里决定做糍粑的头天晚上,母亲就把雪白的糯米洗净用水泡着,等次日天亮就把泡好的糯米放在蒸笼里蒸熟,然后再把蒸熟的糯米饭趁热倒进事先洗净的石钵里,再把专用的木棒或者新砍来的芦竹棒洗干净就可以捣糍粑了。

捣糍粑虽然是个力气活,但有的女人却能胜任。最好是两人配合一起捣,这样就能够棒起棒落,相互借力提高效率。

等到把石钵里的糯米饭捣碎到完全粘成一团,就成了柔软而香糯的糍粑了。

父亲把刚捣出来的热糍粑弄成团放在碗里,再淋上加了适量水放在蒸笼里蒸溶的浓浓的红糖,就让我们姐弟三人优先品尝,那融入了浓浓亲情与温暖的糍粑香糯甘美,余味无穷。

这时候,母亲去厨房拿来好些个盘子,和父亲一道把糍粑几个一盘、几个一盘地装好。

等我们吃饱了,辛苦了半天的父母安排我们把他们用盘子装好的糍粑分头给院子里的乡亲们送去,每户一盘。让还没有来得及做糍粑的乡亲们,可以品尝到糍粑的美味。

父母亲吃好后,就把剩下的糍粑搓成像烙饼一样大小的圆饼状,放在簸箕里晾起来。

不只是我们家做了糍粑才向乡亲们派送,而是院子里每户人家做好糍粑,都会挨家挨户送给乡邻们品尝。

所以,我们家乡的中秋糍粑从八月初十左右就开始做,持续十来天的时间都陆续有人家在做糍粑,因而这段时间我们几乎天天都有热糍粑吃。

向乡邻们送糍粑的风气不知道流行多久了,但感觉却总是那么温暖。

比起城里那些包装豪华的月饼来,家乡糍粑淳朴得那么不起眼,但那不起眼的糍粑香味儿却始终沉醉着我这颗游子的心。

童年的欢乐和家的温馨在我脑海永存,它让我拥有一颗淳朴与感恩的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