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服别人,说服自己

《说服》,由三位美国作家:诺瓦.戈尔茨坦,史蒂夫.马丁,罗伯特.西奥迪尼编著。

全书通过60个小短文讲述了60个说服他人的技巧。


                                                          “不作为”,更作为

找词游戏的实验中,游戏规则是找词越多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奖励,并且参与者随时可以退出,参与者被分成三组。


第一组:二选一;第二组:三选一;

第三组在二选一选项外,增加了一个“拒绝参与”的“不作为”的选项。

实验结果,一、二组参与者在投入时间方面差别不大,第三组参与的人在投入时间上比其他两组多40%左右。


也就是说,当人们在“作为”和“不作为”中选择了“作为”时,“不作为”选项就会大大增加参与者投入所选活动的时间和精力。


在工作中,当要招集人员做一件事时,可以在招募公告中,增加“不作为”选项。

让有意愿参加的人进入团队,大家的积极性与参与性就会比较高。

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避免被安排进来的人员有抵触及怠工的情绪,影响工作进度。


                                                      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书中讲到,当一个比原来高端高价的“更高端更高价”商品出现时,往往原本高端高价的商品销量额就会大增。

这是因为,消费者会在最高价与最低价之间进行选择“拆中之选”。


而原来高端高价商品往往因为“更高端更高价”商品的出现,而成为性价比最高的选项。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往往没有认知到这一思维。


如果你是消费者,要意识到“拆中之选”;

当然,如果你是商家,就可以运用这个销售策略了。


                                                                     “因为”就是理由

有一个有趣的实验。在排队复印时,实验人员向陌生人表示想插队。


“抱歉啊,我只有5页需要复印,可以先用一下这台复印机吗?”

“我可以先用一下这台复印机吗?因为我赶时间。”


第一句,有60%的人答应让陌生人插队;而第二句几乎所有人(94%)都答应了请求。


但更神奇的是,实验人员用了另一种请求方式 :

“我可以先用一下这台复印机吗?因为我有东西要复印。”

答应请求的概率竟然和第二种相差无几!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在“马上去睡觉”,后面加一句“因为已经8点了”。

“快去洗手”,加上“因为马上要吃饭了。”

这样更能让孩子接受你的要求。



在这本书中,还讲到

给太多的选择并不是好事;

首因效应和末位出场的奥秘;

让第三方为你“代言”;

镜子的妙用;

······

这60个“说服”的小技巧几乎囊括了生活中所有的场景。

读完后,也许你会有焕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

有些策略可能你早已经运用在生活、工作中。


这是本说服别人,说服自已的书。



号外:罗伯特·西奥迪尼是《影响力》的作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年到了,人们要放鞭炮,热热闹闹过大年。可今年,一点都不热闹。 大街小巷见不到多少人,闹市的小摊贩零零总总,年货似乎...
    漠雪孤怀阅读 502评论 6 3
  • 近期,收到不少小仙女的留言,自己平时已经非常努力的做好护肤工作了,可是肌肤状态却仍然没什么起色。 搞错护肤顺序,就...
    超级玛丽苏77阅读 365评论 0 0
  • 夜说,那晚的雨清洗了你的窗子,是想让你看到更美的月。 雨说,那天的云带我来到你的面前,他不忍心看到你妆花了的样子。...
    臧小五阅读 27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