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潘郡主创造美好生活2019-03-02(73)

今天现场学习山下英子老师分享的断舍离,刷新了我们以往对断舍离的认知。

1:断舍离不是控制人的物欲。

2:断舍离不是极简主义。

3:断舍离不是教授收纳术。

改变我们人生的断舍离,不是普通的收纳术想要达到家干净整洁的目的。

那么到底山下英子老师用“断舍离”这三个字想要传递什么给我们呢?

今天我们以一张图简单的描述山下英子老师想要传递给我们断舍离的精髓。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很多人犹如生活在水下淤泥中的鲶鱼,但是我们其实是应该在清澈的水里欢快游的鱼儿,我们怎么做才能脱离开淤泥到水中,只有不断地从淤泥中努力向上挣扎,去朝上游,一点点清掉围在身边的淤泥,最终我们在水下恢复自已欢快的游着。

我们人生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地清除掉影响我们发展的淤泥,才能快速成长。

但是影响我们发展成长的环境,只有我们自己力量很强大才能改变它。

把我们居住的空间变成帮助我们提升的空间,因为越近空间对我们影响更大,然后也只有这样的空间我们才有能力改变。

我们从我们身边的环境断舍离开始,从审视物品的价值去留回归到自己需求上,回归到当下时间轴开始,怎么改变这个居住环境,是我们人生取胜的关键之处。

从物品开始了解我们当下的需求变化,当下的自己是什么状态,怎么去面对取舍,整正地去认知自己。

不断地“断”和“舍”达到“离”的状态,不害怕人生变化,真正脱离对物品的“执念”状态。

“执念”最不可取,它有很强的粘着力,很难撕掉。而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这是“执念”,所以就一直在一成不变当中。

不断地“断”和“舍”就是挖掘出锻炼出自已的“执念”在那。

为了达到这个“离”状态,我们要和“执念”分开,实现“离”的状态。

这时的人生好辛苦、好痛苦、好难。

只有经历过这段时间“断舍离”实践,才会发现人生的乐趣,人生也会豁然开朗,更加美好。

我们很多人是无意识在做事和生活,在底层生活中挣扎,一成不变比较固化,认命而不思改变。

那么“断舍离”这个行为是你改变人生一个入口,一个最简单入口,一个最需要改变的入口,因为断我们的居住空间是离我们最近的能量场。

所以“断舍离“是一个认知自己的行动哲学,锻炼我们去“创新”去“突破”,最后变成下意识去达到人生的追求境界。

这个时候的我们就是离开水面在攀登高峰中,我们唯有从淤泥中游出来到水面才能看到高峰,爬一个高峰之后才能看到另外一座高峰。

而我们的人生就是如此的螺旋上升状态,等待我们去攀登一座又一座山峰。

收纳管理目的:让家更整洁。

断舍离目的:让我们的人生更舒适,更美好。

我想到我自己追寻的理念:收纳空间整理人生。

通过收纳空间的精神需求行为上去正面自己的人生需求,根据需求来规划空间,最终达到清晰地人生规划,如此我们才能高效高质地前进,才能过“讲究”生活,去创造生活的美好。

我想所有追寻美好生活的理念都是一致的,唯一区别是“术”的不同,方法的不同。

我们最终达到“物心如一”不断去自我完善、迭代、成长、永不止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