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开始不知道写什么,就硬写!!!
2.不知道写什么”背后的真正原因,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
1)你对这个世界要有点意见
著名作家张大春说,他每次写文章前要做的准备不仅仅为写一篇文章而做。他认为,写文章之前或者开始表达之前,要问自己:我对这个世界还有没有话要讲?
一个写文章的人,应该是一个很有态度的人,他时刻有话要讲,对这个世界有点意见,随时想要通过表达来参与这个世界,优化这个世界。这就是我们前面一直强调的,写作不是自嗨,而是为了创造价值。
不要成为一个对什么都无所谓的人,否则你会觉得什么都不值得去写。
一开始写作的时候,你要不停地问自己:你对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意见?你还有什么话要对这个世界讲?所以写作要从做一个有态度的人开始,要从相信个体力量开始。
2)你要知道万事万物皆可成为写作的对象
总是不知道该写什么,很可能是你对写作范围的理解太狭隘,写作是对输入进行思考后的输出,所以,万事万物皆可成为写作的对象。
一天除了睡觉的8个小时,你有16个小时都是醒着的,这16个小时里,你在工作、在见人、在聊天、在看、在读、在听、在经历。一天下来,如果你认真回顾,你会惊讶地发现,其实有很多东西都可以写,也都值得写。
3)敢于发现那根“刺”
生活大多数时候是平淡的,但总不是静如水,我们要学会去发现“平淡日子里的刺”,那个“刺”就是你要去写的东西。
在一个写作者的眼里,万事万物皆可成为思考、写作的对象,你要学会发现平淡日子里的刺,刺就是那些搅动你情绪的东西,那些让你触动的,让你感动的,让你惊讶的,让你欣喜的,让你愤怒的,让你反思的,让你困惑的,都是刺,都是你写作的源泉。
所以,从今天起,不要再说你不知道该写什么了,你只是需要一双能发现“刺”的眼睛,你感受到了生活里的“刺”,就要写出来。
5)你要充分了解你写作的领域
你对一个领域知道得越深入,你的困惑也就越多,你就能提出很多好问题,你也会想通过写作去探讨这些问题。
所以,你要充分了解你写作的领域。
如何找到自己的写作定位呢?其实主要看你的兴趣,一定不要太在意市场,更不要跟风。如果你写的不是你热爱的,注定不会长久。
湖畔大学的梁宁说过,人们都没法拒绝自己真实的快乐。你会情不自禁地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花时间,不知不觉地在其中投入一万个小时。你不厌其烦去做的事情,就是你的天分所在。它能给你带来持续的满足感,你可以一直为它投时间,时间久了,你就会做得比别人好。
一开始你可以多尝试,但在多方尝试之后,你一定要固定下来,在一个领域持续地写。千万不要什么都写,今天写影评,明天写乐评,后天写职场文章,大后天写情感故事……什么都写,一定什么都写不好。
所以,请发自内心地问,自己的热情在哪里,那就是你的写作定位。找到你的写作定位后,持续、深入、大量、多维度地了解这个领域,你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选题。
6)你要掌握几条写作公式
如果你想持续表达、让表达成为一种习惯,最好掌握几条写作公式,以应对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往下写、不知道如何下手的问题。
所有的文章都采用一模一样的套路:
(1)我要说的是什么概念?
(2)这个概念为什么重要?
(3)这个概念通常被如何误解?
(4)这个概念实际上是怎么回事儿?
(5)这个概念有什么意义?
(6)如何正确使用这个概念?
(7)错误使用这个概念有什么可怕之处?
(8)这个概念与哪些其他重要概念有重要的联系?
李笑来的写作公式并不妨碍你有创意地讲一件事,它只是提供了一套写作的行文方向。
事实上,所有的干货文章都可以按照这个结构来写。但不同人持不同的概念、不同的观点写出来的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所谓写作公式,只是提供一个行文的方向,并不限制写作者的独特思考和个性发挥。
总-分-总,这是我们训练过的最简单的公式。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也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公式。
论点-分论点-正例-反例-总结,这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公式组合。
再高级一点的写作公式比如以下六条。
(1)场景化写作,引出一个痛点话题。
(2)针对痛点话题,提出一个新鲜观点。
(3)正面论证这个观点。小标题+案例。
(4)反面论证这个观点。小标题+案例。
(5)总结这个观点的意义、价值。
(6)给出具体的执行建议,呼吁大家去做。
写在最后
格式化写作的好处就是,只要你确定了文章主题,那么,写文章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掌握几条写作公式,定下主题,按一个不错的格式顺着往下写,一定会比毫无章法地写要写得快,逻辑也更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