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君子》是莫里哀喜剧艺术的最高成果,是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巨作。
读了《伪君子》后,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人物奥尔恭和达尔丢夫,尤其是达尔丢夫,一个无赖的,狡猾的,恶毒的宗教骗子。他的一切都是伪装,伪装善良是他处世的利器,这把利器骗来了人们的信任:在到处流浪后的穷困潦倒之下,他开始想摆脱这份困境,他知道,虔诚的教徒是受人尊重的,于是他披上了虔诚的外衣,于是他被相信了,而被信任后,他的真面目在一点点释放,表面是苦心修行的僧徒形象,而撕开伪装的外皮,内里就是一个淫荡不已,好吃懒做的恶棍。在信任日益加深后,他的两面也是越加显著,强烈的欲望让他的面具被一个又一个人拆穿,而后他又再次戴上新的面具招摇撞骗,在彻底撕破脸后,更是毫无人情可言地毁灭曾经视他为友的奥尔贡。
文中的奥尔恭和他母亲柏奈尔夫人被达尔丢夫迷得神魂颠倒,认为达尔丢夫是一位道德君子,是一名虔诚的信徒,他所做的所说的都是真实的,他关心的只是上天的利益。奥尔恭无条件的相信了达尔丢夫,认为达尔丢夫是真心为了他们的友谊。奥尔恭不仅为了达尔丢夫斥责他的家人,还将自己的所有财产送给了达尔丢夫。
而达尔丢夫的为人并不是像奥尔恭等人所想的那样善良美好,他是一名实实在在的伪君子。他表面上是一名虔诚的信徒,为了奥尔恭愿意做很多事,也为了穷人散发钱财,他在奥尔恭等人面前隐藏了他丑陋的内心。他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骗取奥尔恭的信任,然后得到奥尔恭的财产。很显然,他的计谋刚开始很成功,奥尔恭等人被他骗了,财产也被他得到了。可是天网恢恢,最终他的阴谋被识破了。
达尔丢夫和奥尔恭这种人,虽然是作者塑造的戏剧人物,但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找到这种人的原型。撇开作者所处的那个年代,答尔丢夫不是代表宗教的骗子,他代表的是那些仗着自己有一些权力就胡作非为的人们。在上司面前表现得无比乖巧,像极了一条忠犬。在人民的面前则为非作歹,为所欲为尽全力施展自己的权威。
现今社会还有多少的“达尔丢夫”在扮演着双面人,社会的黑暗面依旧存在,我们唯有自视其身,清楚了解欲望合理与过分的界限,才能不成为这伪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