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如果您对联觉这一心理现象缺乏认知,当有人告诉您说她不但可以听到声音,还可以看到声音的颜色、尝到声音的味道时,您一定觉得她疯了,但是心理学家肯定地告诉您:这是真的!——李克富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现象:有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后像、联觉。
联觉(Synesthesia):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即各种感觉之间相互作用,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能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比如,看到五彩缤纷的灯光,仿佛听到了动感音乐,是从视觉——听觉:看到青葡萄的图片,口里就自动分泌唾液,是视觉——味觉。
自1880年,达尔文的表弟弗朗西斯.高尔顿在《自然》杂志上,描述了第一例联觉现象后,针对这种认知变化的研究,就一直在探索过程中。今天,很多神经学家都在研究联觉现象。科学家肖恩·戴把联觉分为了40种类别。他认为感观混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一个人可以同时拥有不同的感观混合现象。最常见的现象是通过形状、气味、声音或味道感知到色彩。
理解联觉现象,要先确认这是一种真实存在的感觉现象,人们认为,联觉是对过往认知的记忆和联想;另一种看法,认为文学中对联觉的描述,是一种修辞手法(通感),即比喻描述。但是,这两种看法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才能拥有这种联觉能力。
于是,科学家们开始提出:也许这种现象,可以从生物学上得到解释。因此,通过神经影像技术,从人的大脑,探究这一现象的存在基础。
西班牙格拉纳大学实验心理学家和行为逻辑系的研究员卡列哈斯指出:“今天,科学界已经深入了解到与联觉现象相关的机体组织,以及这一现象存在的神经学基础。”他们发现:当一个物体的反射光抵达眼部后,视网膜上的视觉神经脉冲,就会一直作用到大脑后部,在这一区域会对物体的形状、颜色、厚度和运动产生图像。接下来,这些特性就会在大脑颞叶和顶叶的不同区域间分配,进而做进一步的处理分析。
所以,有联觉能力的人,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又有后天的学习锻炼。
由此,我们又想到文学修辞手法中的一个词“通感”(Synaesthesia),它和心理学领域被称为“联觉”的英文名是一样的。是指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也被称为“移觉”。
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如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等,是可以互通的,这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的融合。
在通感中,听声音像见其形。如马融《长笛赋》:“尔乃听声类形,状似流水,又像飞鸿。”又如嵇康《琴赋》:“状若崇山,又像流波,浩兮汤汤,郁兮峨峨。”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有温度,声音似乎有形象,冷暖似乎有重量。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以声类声,听觉通于视觉。“莺语花底滑”、“水泉冷涩”,“滑”和“冷涩”是触觉,听觉又通于触觉。
宋祁《玉楼春》的词:“红杏枝头春意闹”。钱钟书在《通感》中指出:“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通感要求的是全身心地去感知生活,或审美对象,从而捕捉到完整的艺术形象。
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一处典型的“通感”: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在描写时打破了常规,把“声”、“香”联系起来,使嗅觉与听觉沟通。这样,就会调动起读者的生活经验,使之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作者用“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的荷花散发的“清香”,唤起人内心微妙地情感,使两种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在心理反应上得到了自然地沟通。
另一处“通感”: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
视觉的“光和影”与听觉的“旋律”、“名曲”构成了通感。用“旋律”、“名曲”喻指光和影疏密起伏和轻重浓淡的色调,作者的艺术感受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视觉勾画,而诉之于听觉,因为小提琴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它的和谐与光影的和谐有其相通之处。“塘中的月色”的光和影的和谐,本来就是在满足现有的视觉体验之外,同时还满足着审美主体的听觉体验,这两种审美体验是同时交互着进行,而不是由一端到另一端的静止不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完全来自“一米阳光心理研究所”闻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