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儿时的年味‖那些曾经忘记的回忆

                                  1


儿时的过年,已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了。

结婚后好像再也没有了年味,没有了过年的

感觉,仿佛已经忘记了年是什么样的,除了

冰冷的天和吃不习惯的饭,惯例的饿,仿佛

就是婚后的年。

                                  2大年三十


想起了小时候的年,想起了遥远的温暖的记忆。

每年的大年三十都会和妈妈一起包饺子,

刚开始是我擀皮我和妈妈包饺子。

再后来是妹妹擀皮妈妈包饺子。

记得小时候的每年的过年都会有新衣服,大

年三十的晚上,工工整整的叠好,放在枕头边,心里装着满满的期待,期待大年初一的早晨,穿上美美的新衣服过年,每年的大年初一,妈妈都会给我们压岁钱,从最初的十元,到后来的二十元,五十元,一百元,再后来的五六百元,年年岁岁花相似,妈妈每年都有记得给我们压岁钱,每一年从未错过。

每年的大年三十都会贴对子。

刚开始每年都是叔叔贴对子,再后来是叔叔和弟弟一起贴对子,我和妹妹是不能跟着贴对子的。据说是女孩不贴对子。等到弟弟长大了,规矩也没有那么多了,再后来是弟弟和婶子家的97年的妹妹一起贴对子。

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妈妈都会炒几个菜,有爸爸下酒的凉菜有我们爱吃的热菜,爸爸的白酒,给我们买一瓶红酒,一家人围在桌上,热热闹闹的吃着年夜饭,吃的差不多的时候,还会煮年夜的饺子。每年的年夜饭都是在春晚的日子里度过的,在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中度过的。自从出嫁后,几乎就没有再看春晚了。婆婆不看,所以全家人也都不看,结婚后仿佛就与春晚绝缘了。仿佛春晚也在十年的婚姻中渐渐淡去了岁月的光辉。

                        3大年初一


每年的大年初一都会有好多人到家里来拜年。有时候人多的屋子里都呆不开,一字长队排到屋门外。

每年的大年初一阿爸妈妈也会出去拜年,

我们会在家一边嗑瓜子一边看着头天晚上没

有看完的春晚。小的时候,头几年还是有糖

的,渐渐长大后,糖就少了。瓜子依然是亘古

不变的真理。磕着瓜子看春晚,迎往送来一

波波来拜年的,这便是记忆中的大年初一,

带着浓浓的年味。

                                  4



怀念出嫁前的年,怀念出嫁前,热腾腾的饺子和团团圆圆的年夜饭,以及那年夜饭桌前年年必备的春节联欢晚会。

或许从此不会再有了,过年一边看春晚一边吐槽的感觉。

婆婆不爱看春晚,全家都不看。

女儿八岁所以也没有看过春晚,老公也不爱

看春晚。一个人的春晚,也就没有了春晚的

感觉。

那热乎乎的年夜饭的团圆和春晚的陪伴,都

留在了出嫁前的那个晚上。

再见我儿时的春晚,一如那回不去的儿时。

依然心里有点小小的期待,团团圆圆的年夜

饭,香喷喷的菜,热腾腾的饺子,和热热闹闹

的春晚。

为我的宝贝们准备个小小的新年的感觉吧,

新年的新衣服和新年的压岁钱。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

同时,另起一行,添加本活动的超链接——活动传送门:https://www.jianshu.com/p/ee05f7eff678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