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过了好一两天才发之前的文章了,但是该发的数量还是要发的,不然目标定了不完成也就没有价值意义了。
写作这个讲究频次高、创作量大和写的精彩。这样写才能有所改变,而且起码这三个要占一两样。
这两天开始读第二本书《闭环思维,让靠谱成为习惯》。这是一本教会你在职场上用正确的思维来做事,之所以比较迷这本书,是因为有这几点亮点:1.例子非常接地气。每一则都有一个故事,都是你在工作中经常碰到的,读的时候能够联想得起自己的亲生经历。2.讲述的方式口语化。文字意思理解几乎没有障碍,作为领导者,对员工的指导针针见血,针锋麦芒。3.这些内容,在职场上,几乎没人会耐心教你引导你,但这里可以得到。
论借口
小宋有一次方案很晚也没交上来,我问他怎么回事,他挠着脑袋说:“老板,公司电脑出问题了。是网络原因,全公司的电脑差不多都瘫痪了。”我冷冷地说:“可其他人的方案都按时交了,为什么他们的电脑没受影响呢?”
小宋说不出话来了。然后我告诉他:“做事不要总找借口,我要的是方案,你做完给我就OK,有什么问题你必须自己解决,而且不能耽误进度。至于你遇到的问题有多棘手,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别人做到了,而你没做到,还在找借口,说明你在逃避责任。现在我再给你一次机会,晚上12点前交给我。”
感想:职场上,90%甚至以上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于能力问题,就是自己的能力问题。同样的岗位不同的人,有人做得好,就是能力问题。没有借口这么一说,能做成什么样,就是能力的反映了。企业就是要能帮忙解决问题,带来更多收益的员工。
论激情
如果一名员工对工作有激情、有兴趣,他自然会全力投入,准时完工,也很少迟到,他就会有强烈的闭环思维。但如果他对工作缺乏兴趣,不喜欢老板、不喜欢同事、对待遇有怨言等,就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怠工。这样的人在企业中是没有未来的。
感想:在工作上,如果短时间内还不能看得出效果,那么就看他的态度,兴趣和激情,一般工作能做的好的员工,基本都会具备这几点,能力和成果也一般出在这些品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