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晨间写作到131天发现最近无题材可写,无灵感可至,无思考可挖。
习惯写作的人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拿着笔或是坐在电脑前发一下午的呆也硬是写不出几个字。
是谁偷走了我们的“灵感”,又是谁阻断了我们持续“输出”?
我们必然会想到从输出的源头找一些原因,就像哪天我们感到身心俱疲的时候,也许是吃的营养不足,睡眠质量欠佳诸如此类。
同样的,我试图从“输入”端寻找一些可能导致自己写作停滞的原因。
总的来说,缺乏高质量的“输入”。当然这里指的“输入”不仅仅是指狭隘的阅读,还有广义的“阅读体验”如生活以及背后的思考。
02
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既然知道了做饭需要米,那么我们还要知道什么是“米”,有哪些种类,如何去甄别,如何筛选和搭配?
如果说米作为输入的“食粮“,那么我们就应该知道它哪些是可以归纳为”米“的范畴。这样的归类既不能过于狭隘,使得正在长身体的人营养不良,也不能过于泛滥让自己饿死在丰饶的食物面前。
正如我们所知的阅读是我们客观认为上的一种输入,但我们又不能把这种输入作为唯一的“食物”来源。因为从广义上来讲,所有的“经历”包括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无论是娱乐休闲,工作学习,在某种程度上都赋予了我们不同以“经历”,其本质上都是一种输入。在阅读过程中也是在经历别人的经历,思考别人的思考,同时以自己的经历触发或产生共鸣,所以说,阅读也是一种经历。
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经历,枯燥的,有趣的,富有挑战的,同时也能具有触发我们思考的作用。
03
那么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输入或者如何去筛选才能保证高质量持续的输出呢?
1.输出导向型的“输入”
“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这是在《庄子》中的一个小故事:这位朱先生将自己家里的所有东西都卖了用来学习屠龙之技,和支离益用三年的时间刻意练习获得了屠龙的技能输出,结果要真正屠龙的时候,却发现找不到龙。
所以虽然有一定的输出,但是这种输出没有什么使用的价值。从一开始就不知道自己最后要输出什么而盲目学习,只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无所得。
时间管理达人易仁永澄曾在《4层次价值输出体系》中将输出导向分为:作品、文章、库、卡片,其背后的逻辑是:
1.养成写卡片的习惯,只要有想法,就用卡片的方式记录和整理下来。
2.每天反思当日情况的时候,把卡片一次归档整理到库中去。
3.某一天忽然有了一个灵感,将不同库的卡片拿出来进行整理,就可以形成一个成果(属于文章层)。
4.积累了很多文章层,再加组合,形成作品。
2.用输出“倒逼”输出
2016年100天晨间写作感悟:要想有持续的大量的高质量的的输出,必须有相应的大量的输入,此外还需要加上自己的独立思考。
同样的在写作的过程中帮你逐渐将自己输入的“素材”联系和重新整合,尤其是对于本身看似没有什么联系的事物,当灵感突然出现的时候,你会奇妙般那些曾经经历过输入过的知识重新连接起来。
晨间写作像是一种无意识的写作,同时也为自己平时写作积累一定的素材和灵感。具体方法如下:
1.朝不费劲的写作努力(写作技能)
一是无须疲惫不堪也可以写很长时期
二是克服第一波疲惫,发现源泉
2.使你的“产量”提高一倍
注意!:在你没有进行任何阅读之前进行写作;将清晨的记忆快速而不加评判地写下来
我们看到输入是一个过程,而输出是一个结果。
一方面,输入过程作为结果产生的重要基础,没有这一过程,结果难产。
另一方面,结果作为过程的保证,一味的输入而没有输出是对资源整合的浪费,经历也终究只是经历,永远上升不到一定高度。
至于输入输出孰轻孰重,在两者之间做出如何倾斜,你需要弄清楚自己想要的结果是什么?
此外,你可能还需要根据自己的食量和口味来决定是最佳的属于自己的搭配,因为这些只有你自己最清楚,别人永远也代替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