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90%的人都是普通人,
9%的人有小成,1%的人能大成。
所以,对绝大多数人而言,
走向平凡,就是我们最终的结局。
所谓成长,就是一个发现并接受“自己很平凡”的过程。
终于明白自己能力有限,于是开始接受自己的普通和渺小。
哲学家周国平说:
“人生有三次成长:
一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的时候,
二是发现再怎么努力也无能为力的时候,
三是接受自己的平凡并去享受平凡的时候。”
接受平凡,比超越平凡更重要。
面对梦想几经努力,但终没有成功。
努力过了,不成,
那就有资格做一个普通人了。
勇于承认并接受自己的平凡,才是对生活真正的诚意。
只有接受了自己的平凡,我们才能真正理性地规划未来。
接受平凡就是要懂得:
有多大的脚就穿多大的鞋,
有多大本领就画多大的饼,
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
不逞能逞强,也不自暴自弃。
改写后《坐井观天》是这样的:
青蛙笑了:“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怎么会弄错呢。”
小鸟说:“不信,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青蛙说:“这井太深,我根本跳不出来啊。所以对我来说,天就是这么大。”
小鸟说:“那你太可怜了,要是像我一样有双翅膀就好了。”
青蛙说:“我不可能有你这样的翅膀,所以能看见井口大的天空,就已经很幸福了。”
人这一生,所谓成熟,就是四个接受:
接受父母是个普通人,
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
接受伴侣是个普通人,
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
然后在接受的基础上,
再去锤炼从平凡生活中攫取幸福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