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加了6年的志愿者活动(volunteers)之后,看透了一件事情。
【即使在做相同的事情时,你所站的高度决定了你能看到的世界,而所看到的世界的不同也带来了不一样的结果】
1.
记得18岁那年刚来东京,日语水平相当的堪忧。当飞机降落在成田机场入关时也听不太懂海关人员在说什么,半蒙半猜的好不容易入了关坐在电车上感叹了到自己在上海学的那几个月日语看来也是没能在实际生活中派上什么太大的用途,就这样开始了我的慢慢学习之旅。3个月过后,某天和往常一样晚上从图书馆出来准备回家时无意间看到了墙壁海报上的告示,有免费的日语教室正在招生一周上一次课,当时觉得蛮有意思的随即决定报名。第一次去的时候有些紧张也有忐忑,因为当时自己语言不过关怕碰上点事情自己又解释不清楚导致有什么误会。不过好在那时我所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一切进行的比较顺利。辅导我日语是一名当地的中学老师,即使当时我日语非常的糟糕她也非常热心,通过放慢语速和我沟通,耐心的通过邮件帮我修改日语作文,有时间的话还会约我一起去打网球。一年之后,经过了这一年间的洗礼自己在各方面都得到不同的成长而那时也已经考上了大学所面临的压力也可以暂时得意缓解,正巧在那时班里的同学邀请我一起去参加辅导小朋友学习的志愿者活动,当时觉得自己手边也没有什么事曾经也受到过当地人民的照顾心里想着自己也该做些什么回报一下就去了。没想从此与之结下不解之缘,现在想起来也持续了有6年之多了。在那时做志愿者活动(volunteers)的心情一半是自己以前受到了别人的恩惠自己也该做些什么回报给社会,另一半只是觉得好玩除此之外也没在多想什么。
2.
在大二的暑假时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情,去了位于岩手县的一个名叫吉里吉里 大槌町的小乡村参加了3.11大地震的震后救灾工作。虽然当时离3.11大地震已经过去了3年多,但是重建工作进行的非常的缓慢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所以相应的志愿者活动还是依然进行着,当然也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了许久这些事情在渐渐的被人们所淡忘关注度已大不如前。我们一行人大约有40.50个(具体数字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留学生就只有我一个。我们乘着通宵的巴士在车里摇摇晃晃了7个多小时之后,终于在早上6点多的时候到达了目的地。我下车的一瞬间当时是有点震惊的,因为方圆5公里之内除了有一个简易的罗松之外在无其他任何商店而生活在附近的居民们也仅仅是靠着这一个便利店来生活的。当自己真的站在那里时才能真切的体会到这一切。我们去了大约有一周左右,主要的工作是帮当地的人民劈柴,好像一捆能卖500日币。除此之外我们还和当地的工作人员一起进入森林进行清洁的工作。于是我和另外3个小伙伴就这样妥妥的当了一周的农夫。每天早上6点起床,上午砍柴,下午进森林里打扫,由于都是重体力劳动,衣服都是湿透了一遍又一遍。当然看到在我们的努力之下森林渐渐的变得干净,劈的柴堆的越来越高时觉得也是不虚此行了。在我们到的当天晚上天宫不作美刮起了大风下起了暴雨,原本我们晚上是要住在小木屋里的但学校考虑到我们的安全问题于是临时调动,我们便在当地的幼稚园的地板上睡了好几天。即使到现在我还记得那地板真的是硬,睡也睡不好。而这次旅程有一种我并不是去做志愿者帮助别人,反而是我在那一次旅程收获到了很多。
3.
大三时,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次面向初中学生做演讲的机会。那时候想的是如何将自己这几年的经历以及从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演讲的方式来传递给孩子们,如何更简单易懂的像他们感受到我感受到的。第一次面对150人做演讲外加用的是日语,如果说一点都不紧张的话那绝对是谎话,好在在正式发表之前做了许多遍演练,所以只是在演讲的开始阶段有一些紧张等开场后之前的紧张感也便荡然无存了。给孩子们演讲是关于异文化理解,我在演讲中设计了一个环节,邀请了2个小组每个小组3人模拟了3种不同的情况。具体的情景是假设他们去了中国留学,分别是进入海关的桥段,听完全陌生语言上课的桥段,最后一个是模拟点菜的桥段,为的是让日本的孩子们理解他们身边的外国籍的孩子们的实际处境。
4
硕士的阶段,我依旧在繁忙的课程中抽出时间做着志愿者活动。此时的我不仅仅只是参与者,更是一个观察者和研究者。我开始考虑我做这些对社会的意义同时会想这些公益团队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和责任,以不同角度去考虑这一切。回想起这些思考上的变化,也着实有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