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Day 2

书名:《U型理论》  P1-P13

读书笔记


摘录:

1.学习有两种不同的源头:向过去的经验学习和向正在生成的未来学习。

2.“社会场域”表明了场内的人互相联系、谈话、思考、和行动时所创造的联系总体和类型。

3.盲点是我们内部和周围的注意力和意愿的发源地,是我们行事的源头。

4.“自然流现”(presencing)是“在场”(presence)和“感知”(sencing)两个词的有机融合,它意味着要按照一个人最高的未来潜能去感知,同频并展开行动,而这一未来的形成是取决于我们如何展现的。


感悟:

1.疫情之前,我一直都是“下载”模式,一直都是学习前人的经验,然后吃老本,少有创新。

2.“社会场域”

我们是一个社会人,每天都要与社会、单位发生链接,但是我更喜欢的是N4青年二组这个团队,虽然我们相识不久,称不上了解,但是在这里我们围绕一个话题讨论、分享、思维碰撞,衍生出更深层次的共鸣,进入到第4种场结构:你中我(I-in-it)

3.盲点

即源头。万事万物都有其源头,但是在做的过程中,在与他人、与世界接触中,我们很容易会忘了初心,迷失了自己,所以要警惕,不忘初心,前进的方向才明确。

4.下载:惯性思维;复制粘贴

客观聆听:关注客观事实,了解与自己看法相左的事情

同理聆听:听取他人的内心想法,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同理心;共情

深层次聆听:暂时无解,随着阅读的深入慢慢找到答案

5.真我

我是谁?我为何存在?我要做什么?

我是一名村小老师。我因国家需要而存在。我要为国家培养人才。

这些问题都有了答案,但是我并没有做到,那么,我应该改变了,后疫情时代,遇见N师,遇见《U型理论》,重新思考,应该怎么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