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父辈》——《诗》篇观感

年代感扑面而来

《诗》是章子怡导演,演而优则导,这份首导作业完成度相当高了。

这类命题作文,其实并不好写。年代和主题都定好了,可选题材也不多。故事内容的构架就变得困难起来,太复杂了时长不够,讲不明白,太简单了就成了模式化的东西,情感深沉不下去。据说编剧也是数易其稿,最终定下了这个长征一号火箭发射前的故事。

因为是女性导演,章子怡又是一个优秀的电影演员,合作过无数大导演,所以她深谙人物感情的细腻变化与层层递进,能带着观众的情绪,代入感极佳。

首先开场一个长镜头,破旧的操场,简陋的泥瓦房。尘土飞扬,挡不住孩子们飞扬的童趣,什么才叫玩得兴高采烈,现在的孩子恐怕是无缘体会了。一声爆炸的巨响,孩子们争先恐后爬上屋顶去看远处升起的蘑菇云。引出故事的主角们和他们所从事的危险又神圣的职业。

影片主要以孩子的视角展开。孩子不知道大人的工作是什么,但不允许旁人说爸爸的坏话,男孩自然打上一架。父亲的教育方式很好,没有权威式说教,平等聊天式告诉孩子,他的工作是写诗。

航天工作是技术领域最浪漫的工作,他们就是在为人类创作奔赴宇宙最美的诗篇。

以这样的方式告诉孩子,很美。

影片里面有三段跟吃肉相关的情节,巧妙地推动了情节。

第一段是父亲骗孩子今天有肉吃,想让哥哥早点认个错来吃饭。结果妹妹当真了,找了又找,说:“肉呢?”。

第二段是父母一起上班,父亲跟母亲说,今天买点肉吧,孩子们都馋了。母亲说:“我也馋。”。

第三段是母亲买了肉,父亲却不在了,哥哥在问父亲怎么没回来,妹妹夹了一筷子说要给爸爸留着。

第一段是一个伏笔,也说明了他们生活的艰苦,工作繁忙却物质条件很差。第二段暗示了父亲已经吃不上这口肉,回不来了。第三段煽情到位,母亲、哥哥、妹妹,三个人不同的情绪,在吃这口肉时很好的传递出来了。

影片的高潮在一场大雨,简陋的泥瓦房挡不住风雨,屋内水流成河。各家加班的大人都回来了,哥哥看到只有母亲回来,知道父亲应该永远回不来了。这场戏冲突不断,值得夸赞的是演员的表演,不见歇斯底里的嘶吼,只有克制的悲伤,更让观众共情共伤。

孩子一句“我的爸爸和现在的爸爸都死了”,又牵出另一个为事业捐躯的父亲形象,难怪哥哥如此敏感地感觉到了现在的父亲已经死了。

母亲因为一次工作的意外意识到自己也随时可能因公殉职,她要好好地和哥哥像个大人一样谈一次。她写完了父亲没有写完的诗,应该是完整写完的一首诗,给孩子一个孔明灯,告诉孩子也是告诉观众,他们的信仰,他们的信念,他们的使命感。

0.2毫米火药的厚度,支撑起一个新生的共和国的梦想;父辈们前赴后继的奋斗,造就了梦想的实现!

妹妹最终成为了宇航员,实现了父亲与国家半个世纪的梦想。父母也定格在了年轻时工作路上的风霜雨雪中,温情的一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