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几天之前,郑羲不辱使命,河南两个叛王一死一生擒,十五岁的少年王田智度送到了平城脚下。
田少年也是可怜,押送至平城后,旋即就被砍了脑袋,不知道他有没有说出一些什么内幕消息,但可以肯定的是,南豫州刺史车古拔不久之后被调配回京城,不日暴死,常山王拓跋孔雀也因为反复无常,被下令褫夺封爵,赐死。这些和拓拔弘看上去有关联的人一死,也间接向文明太后透露讯息,那就是拓跋弘要围攻京城的心思是真的,所以文明太后就不再心慈手软,直接叫拓跋云、拓跋丕、拓跋他三人带领军队出城,直扑北苑。这时,交谈的使节奚买奴才被杀掉,王睿尚还在回来复命的路上。
万安国这个小土包子还没来得及准备,朝廷已经反客为主,兵临城下,急坏了万安国,他慌乱之余,只有急忙去找拓跋弘汇报,说,如今有队伍倒戈,事态扩大,臣等无法收拾,陛下在北方军镇之中声誉日隆,请陛下与我等兄弟退避至六镇。
拓跋弘察觉事态严重,他说,太后是得理不饶人之人物,必然会痛打尔等,不会留情,现在她既然已占上风,我等再怎样都于事无补了。说完,竟然有出奇的冷静。
万安国说,臣死罪,今日便将实情相告,太后已知晓陛下南巡以来所有行踪底细,现陛下与我等性命攸关,命运相连,不得去其一,太后性格陛下知晓,她已忍隐多次,此次怕是抱有玉石俱焚之心,臣请陛下退至六镇,借兵蠕蠕,再定光复之计。
拓跋弘按剑而起,说,万豹子,岂可当朕是此等人?朕是一国之君,此次又既非军败,乃家事尔,如何落荒夺路?就算是开了战争,也只有战死之人,无求全之鬼。
说罢,拓跋弘乃带领亲信沙弥前往校场外,执弓立马,等待京城军队前来。万安国率部紧紧跟上。
龙凤双驾、两宫前来,在见方不过几百丈的校场边纠集了北魏雄兵万千,战鼓号角、军容整肃,以为将是一场旷世大仗的感觉。
拓跋弘在北端河边十里桥叫万安国安排了筵席,刀枪林立,气势森然,拓跋弘叫高谧前去请文明太后与皇帝来离别桥上一叙。
文明太后令太史令、起居郎都避退,单身一人带着拓跋宏前去桥边,拓跋弘也叫甲士退五十丈,他对万安国说,此次是朕拉个家常,好久没能这样子叙叙闲话了,你且先退。
两方相见,相较文明太后,拓跋弘反而镇定释怀一些,拓跋弘先开口说,母后,像今天摆这么大的阵势护卫为三代小酌,实在是颇有感慨。
文明太后说,兵戎相见、针锋相对这也不是太上皇帝你一直想看到的场面么?你我这一生戎马轮转,这种情状彼此都不陌生了。
拓跋弘说,是啊,母后,在此,请容孩儿先敬尔酒一樽,特谢母后当年带养之恩。
还没等文明太后说什么,拓跋弘饮完一樽,又是一樽相敬,说,这第二杯就是孩儿感谢母后能在吾年少时为吾定计议,诛杀权臣。
喝完他又接着说到,第三杯想来,就是谢母后能为孩儿代养宏儿,此儿如能得到母后真传,日后必成大器。
喝完酒以后,拓跋弘用他起茧的大手抚摸了拓跋弘的头发,一阵暖风吹来,华盖轻摇,雀玲声声。
文明太后静静地看拓拔弘三尊热酒下喉,她说,弘儿,两军列阵,今日之事也都还是拜你所赐,我朝使命长远,需得君主一心一意为治,你心若翩翩,性若陈思,如此下去,我朝许多大事是尔钳制不了的。
拓跋弘长叹一声说,母后,平日孩儿都在您阴影之下,所行所为,均期待您的规矩衡量,盼望您能予以赞许。不过到现在,孩儿已不再如此热衷世俗的事情,也不再计较母后对我有何成见看法;圣人、佛祖,最终治世目的趋于一致,但所走路途千差万别,儿与母后,为大魏之心都一样,只是方法有异。不过,母后于世俗之中治理国政还是远过孩儿,孩儿当自今始,坦然放下尘世事务,而母后与宏儿为世人继续烦心吧。
文明太后说,如你能早些顺势而为,事情也不会至今天这般,人间游戏,一步错就无回首之路,寡人平日里多有容忍尔之过失,孩儿你却横刀竖向,寡人钦慕孔孟之道,无非是想为我朝定秩序、明礼节,改变我族在草原来去如风,不懂守灶定业之习气,这是为国之长远,孩儿你现在能理解到,寡人也甚是欣慰;不过,现在已然两军对垒,太上皇帝得有对拆之招才是。
拓跋弘微笑,说,现在情况是奴婢急事,母后有诸多人员的黑档,所以臣子才有危机,故铤而走险,母后只要法外开恩,不予他们重责,兵将自然冰释,孩儿在此弄个不情之请,为他们讨个一纸赦书,以安其心。多日以来,孩儿居于期间,实在是尴尬难为,至于我的未来之路,孩儿自将有主见,母后放心。
文明太后点头应承,道了一声珍重,并携拓跋宏起身回去,在风起的黄沙中,拓跋弘看着一大一小的身影远去,心中酸楚。
拓跋宏一步三回头地抬起手挥别,对拓跋弘说,再见,阿爷。这是文明太后教导的,她说,以后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见到你的父皇了,多告别一下吧。
不料这回头一眼,竟成百年。而在拓跋弘军阵中的万安国等看到太后去了,只能以手掩面,又不得自专,三声叹气。
以上就是拓跋弘在人间最后的剧情。六天以后,拓跋弘暴崩,时年二十三岁。
历史上没有明说拓跋弘是怎么死的,《魏书》说他是“早有厌世之心,终致宫闱之变,将天意也。”《魏书·皇后传》记载说,显祖暴崩,时言太后为之也。《魏书·天象志》记载:“四月,月食尾……皆后妃之谪也。天若言曰:母后之衅,几贯盈矣。人君忘祖考之业,慕匹夫之孝,如宗祀何!是时献文不悟,至六月暴崩,实有鸩毒之祸焉。由是言之,皇天有以睹履霜之萌而为之成象久矣。”这里面都猜测认为,拓跋弘是死于太皇太后之毒杀。
但是,本人经过对拓跋弘的人物分析,认为自杀更为可取,比毒死靠谱。天象志所说的,拓跋弘只是一直将文明太后当做自己的母亲,所以下不了大招,这种不顾大我而顾小我的心态,从而导致了事情的发生。
本人上面说过,《魏书》成书于北齐,而北齐是个什么国家呢?是一个鲜卑族十分看不起汉族的国家,而拓跋弘不能忘记光复祖宗的意愿,居然让汉人文明太后按照汉人的意志改造了这个帝国,提高了汉人的地位,最后导致了帝国的覆灭,所以北齐的士大夫对拓跋弘是有意见的,认为他身为鲜卑族的首领不够大气、做法优柔,而文明太后作为一名阴险的汉族女子,蛇蝎一般心肠的,从而导致汉族肆虐朝政。
在接下来文字里面,还会写到《魏书》这么写的另外一个深层次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