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攻击性的意义

攻击性的意义

网络上对攻击性是这样定义的

攻击性是指具有对他人有意挑衅、侵犯或对事物有意损毁、破坏等心理倾向和行为的人格表现。

我们一般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攻击性在关系中是一种负能量,甚至是一种严重的破坏力。
接触了一些心理学之后,发现这个攻击性在关系中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供大家参考。

攻击性让人更有魅力

简单的说,攻击性是人类的一个本性,剥离了攻击性的人,也剥离了自己的本性;而具有攻击性的男人,则更真实,因此更有魅力,比如军人、企业家群体等;同样的,这个推论也可以放到女人身上:简单的好女人被人称道,但具有攻击性的女人,更生动更有魅力。这样的人更能活出自己人生的意义。

获得幸存的感觉

精神分析中有个说法:儿童需要获得母亲或客体可以在他发出攻击后而得以幸存的感觉。这句话的意思是婴儿一开始觉得自己是无所不能的,那么自然会担心自己一发出攻击,母亲乃至整个世界都会被摧毁。
孩子天然会认为,家里的所有不幸都是他的攻击性导致的结果,比如亲人意外死亡,父母离婚等,从而导致他压抑自己的攻击性,或者以破坏性的方式呈现攻击性。所以父母需要特别提醒孩子家里的这些事情不是他导致的;如果相反的,这对孩子的心灵是摧毁性的。
好的做法举例:

某个人和前妻离婚多年,他儿子上小学三四年级时问他,爸爸你和妈妈离婚,真的不是因为我学习不好吗?这位朋友听后,心痛至极,眼泪一下就流了下来,抱着儿子安抚说,这是我和妈妈两个大人的事,怎么会是你导致的,再说,爸爸觉得你的学习挺好的。

攻击性等同于生命力

温尼科特认为,攻击性等同于生命力。如果母亲在婴儿攻击下得以存活——母亲既没有死去、也没有离开,同时也没有报复惩罚他,那会让婴儿意识到,母亲不是他的一部分,不在他控制之下,是他之外的另一个存在。当母亲能接住婴儿的攻击,母亲就与婴儿建立了联系,一元关系里的攻击性,就变成了二元关系中的热情。
武志红在此基础上做过一个引申,他认为当一个人向外界伸展自己的意志时,就像是伸展出了一个能量触角,如果这个触角与其他存在建立了好的关系,那么这个能量触角就被照亮了,变成了热情、创造力等生命力;如果这个能量触角没有和其他存在建立关系,被忽略或被拒绝了,那么它就会变成黑色能量,成为攻击性。攻击性向外,就变成破坏性,而向内,就变成了抑郁。

生命力的另一个代词是活力。活力,总是带着攻击性的,不管怎么惧怕攻击性,我们其实都体验到,如果一个人身上没有攻击性,他很容易像是虚假的,很难和别人建立起生动真切的关系。我们既要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攻击性,同时,也要学习接住对方的攻击性,让负能量遇到光,这样,关系中的能量就流动了起来,二元乃至三元世界便有了自信与热情,有了化解坏的通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站在高山之巅,仰望你的笑脸,星辰是你的眸子,弯月则是你柔柔的嘴角。
    迷路的夏天阅读 1,540评论 0 0
  • 素手抚绢帕, 梦断情人家, 感时花溅泪独哑。 杜鹃鸣声清清发, 翠绿繁竹隐隐纳, 落花流水引芳草香茶。 牡丹亭终,...
    莘九阅读 871评论 0 0
  • 很早就听说了Valve是一个奇葩的公司,这个公司是真正的完全扁平的结构,公司里面没有管理层,员工不需要向任何人汇报...
    完美的土豆阅读 13,056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