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萝卜
从今天开始,萝卜将新开一个系列,为大家分享著名产品经理梁宁在得到上面的热门课程
产品思维30讲
今天是发刊词里面的案例—用户体验与结婚教练
本讲的核心,是用产品经理的视角来看人
看人与看产品是相通的,对于每一款产品我们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决定了我们是否购买。而在我们想要开启一段长期关系之前,也需要先了解对方。这一步如果没有做好,后面的相处将变得痛苦不堪。
可现实中,人的感受往往混杂、混沌,可能会过分关注自己最有感觉的方面,而完全不考虑其他部分,由此便会带来思维盲点与认知偏差。
如何有框架地去观察一个人,进行是否适配的判断,成为关键所在。
梁宁在这里,以一个产品经理看产品的专业化方法,介绍了一个人从外到内的五个层次。
第一层--感知层
我们拿到一个产品首先是被其外观吸引,对于人,我们会看他的身材、相貌、穿衣搭配等,这就是一个人的感知层
第二层--角色层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特定的角色。我们在跟人打交道的时候,可以明显感受到其角色的痕迹。我们都生活在角色里,并且被角色驯化。
如果仅仅是基于角色与他人产生的关系,是非常浅层的。比如一位有钱人去银行办理理财业务,即使客户经理把他带到VIP室,花了半天时间详细介绍了所有高端产品,他们之间依然也只是角色之间的交流。沟通方式与交付内容,都是客户经理这个角色所设定好的。
以上两层,是一个人最表面的信息,可能仅仅是他向社会展示的模式化的东西。就像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人不会只抓取表面数据,要深入了解一个人,就要走入下一层。
第三层--资源结构层
这个层次可能包含了财富资源、人脉资源、精神资源,一个人越是往后走,这一层次的差距就会越大。
过去我们可能都是学生,但未来呢,我们会因为资源结构的不同而去往不同的地方。
有的人天生富二代,凭借家庭给予的财富资源和人脉资源,轻松找到好工作,进入高级圈子,形成资源的再度积累。而有的人毕业出来只能摸爬滚打,多年不见起色,但是他背后有自己强大的精神资源做支撑,敢拼敢闯,很难说其未来不会有大的发展。
所以说看人不能只看当下,还要放眼未来。如果一个女孩相亲只看长相,只问存款,是很低级的。
第四层--能力圈
第五层--存在感
从资源层再往下,是一个人真正的内核:他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他对自己为什么而存在是如何感知的,他的存在感又是在什么状态下得到充分满足、而什么时候感到烦躁
存在感之于人就好像生存之于动物一样,是触发情绪和推动行动的开关。
一个人为什么奔波、焦虑、不安,机关算尽,上蹿下跳?其实是因为他的存在感还没有被满足。
有些大老虎,明明已经权势熏天、财富推挤如山,可还是不断谋求上位、寻租敛财,还是因为他的存在感远远没有得到满足,还需要在行业中、在社会影响力上被不断放大
而有的人大学一毕业,就回到了自己位于县城的家乡,当起了安适的基层公务员。对于他来说,只要在一个稳定的职业中有清晰的存在感就行了。他没有更多对于存在感的要求,自然也不会产生不满与焦躁。
所以人跟人是不一样的,对存在感的寻求驱使着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去找人找事找钱,去确认自身的存在感。
而能力呢,就是支持存在感的东西。有的人活到老学到老,那是因为他还需要这些能力来保证自身的存在感。
而一旦存在感得到满足后,人就不会再想提高能力了,就像一些女性朋友,结婚后可能就不想化妆了。
五个层次层层深入又相互联系。
但萝卜认为要改变自己却不是从最外面开始的,这不是一个由易到难的结构关系,而是一个从内核到执行的逻辑关系。
终点决定起点,我们首先应当明确自己的存在感。一旦明确知道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就会去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能力圈,改变自己的资源,然后甚至改变自己外在的样子。
本讲最后举了乔帮主和他三个女人的故事。高中时候认识的布伦南,即使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女儿,也没有得到乔布斯的爱,最后在疾病中死去。第二个女人蒂娜,乔布斯说她是自己真正爱的第一人,而蒂娜则难以忍受乔布斯的以自我为中心,断然拒绝。最后是乔布斯的太太劳伦,她坦承“当他的光芒照耀到你身上,你就会沐浴着他的关爱,但是,当他的光芒转移到其他关注点时,你就会觉得人生非常黑暗。”然而与蒂娜不同的是,劳伦找到了消解的办法,她一直陪伴着乔布斯,给了他稳定的情感支撑,不论是重返苹果的艰难时光,还是与癌症作战的最后时光。最后,她继承了乔布斯100亿美元的遗产。劳伦这个女人,本身是强大的。
这就是本讲的全部内容,从看产品的视角来看人,梁宁将看人拆解成五个层次:感知层、角色层、资源层、能力层、存在感。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文|萝卜
关注公众号「萝卜吃茶」
一只自拔的萝卜。关于成长,关于学习,关于挣扎又可爱的95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