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片段。
第一个:老公把买了几年又从来不用的跑步机送给了他的下属,因为他既不锻炼,阳台还占着地儿,我心心念断舍离,然后运用自己的心灵手巧把阳台打造成小花园儿,养个小动物,多美啊。而他的下属打来电话,语气急速又尊重,还有些紧张,告诉我,他下午来取跑步机,问我在不在家?遇到这种情况,我常常会更加心平气和地听他表达,希望他能够平静诉说。
然,我知道他跟我通话不能平稳,是因为我是所谓的领导夫人。他并不是多么尊重我,而是尊重我这个角色。但其实这样的话,我不会舒服,因为这是一种假性的尊重。它是基于面子角色,跟你本人毫无关系。
题外话,跑步机拿走后,多谢他,让我家里又多出一片空间,令我觉得:少即是多。物质减少占有,心灵空间则扩大,宁静便容易诞生。其实我常常觉得,你送别人需要而自己不用的物品,其实也是别人在帮你。
洪晃曾经说过,所谓的优越感,并不是靠你自己的努力争取来的,而是你携带来自外在的某种价值认可,跟你其实没有关系。
第二个片段:我去见一位优秀的女性,她准备拍一部电视剧。老朋友介绍我们彼此认识,他对我很可,但其实我对自己的专业性并不认可,觉得还需要走很多路。他认可的大概是我的真诚和我对心理学的执着吧?我去见了,见之前心里还是会忐忑,觉得自己不够好,对方传说又那么优秀。然,见到对方之后,我发现自己反而能够快速冷静,听对方谈工作谈共事的计划。很快,她跟我表达了一些关于自己的私人问题,这一点其实需要信任支撑。
我接下来,开始看自己。为何我对自己不认可?尽管压力在我面前,我很快会融合这种不认可。到底不认可哪些?其实想起来觉得有好多,总之总结成一句话:没有人家那么优秀。
所以,我们很容易觉得自己不够好。头脑不比行动可靠,因为头脑里装满了早年的不良记忆,它有时会误导你。你哪有那么不好啊?你总归是个平常人,在路上前行。你看看这位女性如此优秀,她一样会告诉你她的梦想和她不认可的失败。
“无论一个人看上去是多么优秀,他们的自卑与惶恐和别人实质上都无两样。”武志红。
犹如我们对一个人的角色认可胜于他本人。他其实并未被看见,这是个体孤独的来源之一。
所以,你常常怕什么越要去挑战它,有可能那是假象,但你被你大脑那一串没有道理的思维模式所蒙蔽。
我们其实需要别人对我们本人的认可,那种需要你付出努力才可获得的认可。而不是你有多漂亮,多帅气,家庭多有钱,老公多牛掰,那些不劳而获的被认可,丝毫没有意义,因为那些不是你的成就,跟你关系不大。
你一边接受自己一边努力前行,就够了吧?你美好的存在即是你的价值所在。
请善待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