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先去了图书馆借书,然后去教室自习。过了一会儿,寝室的其他三个人也一起来,我没有抬头,只是觉得不自在。时时警惕传来的翻书页的声音,那种声音在心壁上轻轻地刮过,带来持久的轻微的不适感。于是,左看看、右悄悄,时不时喝口水,想离开去走走......我一直以来都陷于这种妄想的状态中。这次感觉来的不那么凶猛,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
边胡思乱想边看看书,差不多十点了,四个人一起离开。路上都喊饿,嚷着要去吃夜宵。转而去了学校小食堂,大家各点了一两份油炸,其中一个的鸡排早早地做好了,大家争先起后,你一口我一口地开心地分着吃。
这份久违的快乐,像一阵花香,瞬间袭来,直入人心。我感受着,参与着,甚至带有不易察觉的讨好,走进她们。
这比我无数次独自饮食都来的快乐,所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多次的强调与“他人的合作”的重要性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愉快的同时,我还怀有一份担忧与害怕。就像一个孩子,终于有了自己的娃娃,她欢喜的同时又想把它藏起来,害怕别人拿着它。担忧这份于我而言难得的喜悦,会在下一秒破灭。但是,发现她们原来比想像的要鲜活与生动,那份不需张扬自带光芒的青春朝气微妙地刺痛我,提醒我自己的孤僻与狭隘。
当今人人都强调:多读书,少说话。可是,语言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交流啊,在这个肆意张扬的年龄,有人时刻提醒我们“少说话”,而有的孩子很乖的,他们(她们)在没有足够的知识去掌握明辨是非的能力时,会跟随社会趋势,画地为牢却不自知,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建一堵厚厚的城墙,这难道不是很可悲吗?
我读了书比她们多,可却深深地感到内心如此的贫瘠与自卑。为什么会活成灰色?而不是向日葵的鲜黄色?
自我反思,对读书终究还是太功利了,潜意识里希望自己可以腹有诗书气自华,鹤立鸡群。无论我如何辩解,此刻那份想要独一无二的心思确实一直顽固的寄存在脑海里。不寒而栗。
小时候,读书就是读书。读是因为爱读,无关其他。
再到长大,所有的东西都要一份索求:“你能给我什么?”
不知为何走到如今的地步。明明与她们是相仿的年龄,却难以在体会这个时段的纯粹简单快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