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时间,挑食的天天,看到奶奶做的番茄鸡蛋面,撅起了小嘴。气呼呼的说到:“我不喜欢吃番茄,重新给我做不带番茄的”。
奶奶辛苦了半天,听到孙子这样说,也是气不打一处来,但是还是忍住了,耐心的说:“天天最乖了,你尝一尝,如果不好吃你就吐掉,奶奶给你重新做”。
天天:“不不不,我就不吃也不尝……”
奶奶:“很好吃的,你挑食,蔬菜吃得少,要多吃蔬菜,才能长高,才不容易生病”。
天天依然吵闹,奶奶无奈的摇摇头,向天天爸爸求助。
爸爸:“乖儿子,爸爸知道你不喜欢吃番茄,爸爸小时候也不喜欢吃。”
天天面色稍缓。
爸爸:“你为什么不喜欢番茄呢,你看它多漂亮,红彤彤的,哪里都好吃,果肉好吃,汁好喝,皮顺滑……”
天天:“皮不好,太硬,塞牙。”天天打断爸爸
爸爸:“原来你是讨厌番茄的皮呀”
天天:“嗯,皮很讨厌”
爸爸:“爸爸帮你把皮挑出来,你知道你最喜欢吃的番茄酱是怎么做的吗?就是用番茄做的,这就是番茄酱鸡蛋面”
天天:“原来是这样,我来尝尝”
爸爸:“儿子,等一下再吃,如果你是奶奶,洗好番茄,切好,用油把番茄炒成汁,辛辛苦苦做好面,被孙子任性拒绝,你会怎么样?生气吧。所以,以后要清楚的告诉奶奶,我不喜欢番茄皮,麻烦你帮我挑出来好吗?奶奶辛苦了,记住了吗?”
天天用力的点了点头:“奶奶辛苦了”
这是真实的发生在我生活里的小片段,我们来看看,四级沟通是怎么体现的。
第一级:建立同理心
先认同,站在统一战线。爸爸:“乖儿子,爸爸知道你不喜欢吃番茄,爸爸小时候也不喜欢吃。”
第二级:寻找关键问题
爸爸:“你为什么不喜欢番茄呢,你看它多漂亮,红彤彤的,哪里都好吃,果肉好吃,汁好喝,皮顺滑……”
天天:“皮不好,太硬,塞牙。”天天打断爸爸
爸爸:“原来你是讨厌番茄的皮呀”
天天:“嗯,皮很讨厌”
第三级:从被沟通者视角出发,提出建设性方案
孩子喜欢吃番茄酱,把番茄皮挑出来。
第四级:换位思考,升维
让孩子换位成奶奶,才能去更理解奶奶,顺带教育感恩。
四级沟通,不仅用在家庭亲子教育,更可以用在方方面面,持续更新中。
四级沟通,一定会帮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