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份参加了在江苏无锡的口译比赛,很遗憾,什么名次也没有拿到,导致我后来也没有好意思去学校报销出差、住宿费用,付出了劳动没有成果,钱财上也有损失,真的很郁闷,后来心情不好,连续看了一个星期的小说,才算了过了这段低潮期。
我的准备:
之前有同事参加过,他告诉我是Ted Talk的内容,于是我就找了大概30个Ted Talk演讲,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不认识的单词、词组查询。每个演讲花费时间至少为1个多小时。
除此之外,把2017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从头到尾一字不落地看了一遍,看着中文自己试着翻译,然后再看参考译文,这个工作也花费了很多很多时间和精力。现在回头看当时的日志,很多时候其实我也不愿意费心费力地阅读、练习、思考,很多时候其实也是排斥的,但是因为有压力,也想要把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标,因此还是硬着头皮学习完了。
每天在家备课和学习的时候,也都会听音频,有时候是教材音频,有时候是有声书。
比赛过程:
比赛时录音只播放一遍,然后就要口译。当时的题材是有关健康,现在还记得有一个术语叫BMI,我当时真的不知道,也没有翻译出来。比完了才去查询,记忆深刻,到现在都清楚地记得。其它的已经忘记了。
BMI /ˌbiːɛmˈaɪ/ 身体质量指数,体重指数
BMI is an abbreviation for body mass index的缩写
A BMI greater than 30 is considered obese.
体重指数超过30则被认为是肥胖。
失败原因:
我后来仔细分析了一下:
1 虽然我其实也算是准备了,但是准备工作不对。口译,是先听再译,我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练习先听后译,个人的听力水平实在是有限。而我听的时候有不少内容确实没有听清听懂,因此翻译质量当然不行。我平时在家里练习时都是连续听2-3遍。
2 听力练习素材也不太合适。教材音频、有声书虽然挺好,但是主题范围还是有限的。我应该多听一些关于时事、新闻各种主题的材料。
总结一句话:准备工作不到位,比赛铩羽而归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收获:
那么虽然没有取得名次,但是只要是认真学习,好处当然也有的,毕竟投入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
1 当时准备的Ted Talk 演讲视频、音频、文本、我的笔记,这些对于我后来组织观看Ted Talk 演讲学习英语的活动很有帮助,提供了一手的资料。
2 我平时很少关注政治新闻,而那次一字不落地阅读中英文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中国的大事要事也算是有了一点了解。
3 另外,发现了自己听力存在的大问题,在此后的几年里也断断续续用心地练习了听力。
说句实话,对我个人而言,失败有时候真的挺让人泄气的,而做成事情,成功更容易激发我的热情和动力,就像打了一大管鸡血一样,让我乐滋滋地、精力十足地、满怀激情地继续努力下去。
不过,失败了也没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了解到自己几斤几两重,会更加谦虚,也会针对性地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