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以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完成任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解决人才短板,发扬当地历史文化特色,打造农旅融合乡村名片,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乡村强。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聚焦二三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在农产品加工、乡村特色产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方面做文章、下功夫。引导资源要素更多向乡村汇聚,破除“等、靠、要”的思想,主动出击、敢为人先、真抓实干,利用好国家好政策的指引和扶持,通过实干+巧干来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农民为主体共同发展,发展乡村产业要把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制定产业发展项目,多听农民的意见,并充分考虑农民利益。
人才振兴是关键,着力做好农村人才“选、育、留”。人才在发展中具有根本性的作用,解决人才短缺问题,要因地制宜,深挖本地人才,把热爱农业的优秀人才选出来、培育起来、发展起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和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快速变化,务农人口不断老龄化、兼业化,导致农民干不了、干不动、不愿干的现实问题屡屡发生。要以本地人口为井泉,选出具有农业知识、技术丰富的农民,以职业教育方式培养成职业农民,促进乡村以产业规模化,增加农民收入,留住农村人才。
农旅融合是乡村新名片。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需要多方努力落实行动,通过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支持和保护,也需要社会的普遍参与。通过深入挖掘乡村独有的文化,丰富文化的表现形式,不断提升文化品位,增强旅游者的体验,使其感受到乡村文化丰富的内涵和魅力,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把乡村特有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整合起来的同时,通过文化创意增强乡村旅游产业的文化附加值和市场吸引力,形成一个乡村文化旅游产业链,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提升当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要和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构建农村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推动农业企业循环式生产、种养加产业循环式组合,加快培育产业链融合共生、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推动农业发展绿色全面转型,以减污降碳提质增效为目标,推进发展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健全农业农村生态治理制度,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体制机制,引导市场、社会等多方积极参与,建立农村生态治理的责任目标、考核制度、奖惩机制,强化农村生态治理制度约束。形成乡村绿色生活方式,旗帜鲜明的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推动农村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推进乡村基层组织治理方式创新,在乡村社会治理实践中,把乡村治理和服务群众有机结合起来,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通过国家与社会、基层政权与农民的合作共治,最终实现建设新时代农业强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