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看起来是很简单,实际上我一直没有想清楚。比没想清楚更可怕的是,我一直以为自己想清楚了,但在实际做的时候,却又和想的不一样。这一点,是最近不断的思考这个问题,不断的回顾之前的经验的时候才发现的。可见李笑来老师说的对啊,想要想清楚,没别的好办法,就是一直想,反复想,可能在某一天,突然就想清楚了。
想清楚的结果还是简单无比,那就是读书的目的是因情况而定的,简称看情况。这句话实在是和废话没有区别,那我为什么一直没有想清楚呢?因为我发现,我之前读书,往往目的不是看情况,而总是像对待教材一样对待一本书,总是追求系统的学习这一本书中的观点,并记住,并能使用。
但是这样的读带来了两个问题。第一是学习的不系统。学校的教材使用,是根据整个课程大纲来的,知识之间是有隐形的联系的。而相比之下,我挑书一般全凭兴趣,这样如果每本书都是独立的一门课的话,课和课之间的联系非常的弱,学到的内容像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只增加了阅读的快感,却没有拓展自己的认知网。第二是这样读书的隐性目的是想“记住”,而为了记住就会使用上学时的一些方法,比如划重点、做提纲等等,将一本书抽离成一个框架,试图依靠背下来这个框架而学会这本书的内容。然而在离开学校之后,学习的目的显然已经不是应付考试了,生活中的事情每天都在变化,再没有一个个简单的公式去套用的,而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灵活使用掌握的知识,而这一点,是要通过读书-思考-实践-反馈,至少这四个步骤才能学会的。如果不能把读书和实践通过“思考”这个关键的桥梁连接起来,读再多的书也是和现实脱节的。这样看来,只抓住书籍的重点又有什么用呢?有位老师说了,要知道一本书写什么,直接看序言不就好了,作者的思路说的清清楚楚!
因此我认为,把书当做教材学,只是读书方法的一种,但不能把所有的书都按照这个思路去读。我目前想到的读书一般可分为三种,第一就是全盘学习的,更适用于经典的作品;第二是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去读,是“找”的过程,凡是和问题无关的部分,要敢于“不读”;第三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或者是在读到眼前一亮的内容之前是漫无目的的读,而一旦读到了精彩之处,应该认真的就这一点进行思考和总结,也不需要过多的关注整本书的全局,只要在这一处有收获就好了。
总之,再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先跳出第一种读书法的思维定式,大胆的把书读碎,读到自己脑子里,行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