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末期,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进行了十多个年头。大江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黄土高原的农民,已经尝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甜头,生产责任制有效地带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这一点从高原上的土地利用率及庄稼的长势情况就可以看出来。
走过之处,你几乎看不到一块荒地,边边角角都被仔细地开垦出来,种上庄稼。黄土高坡气候属于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常年干旱少雨。素有十年九旱之说。
然而,就是这样一方贫瘠的土地却养育了一代代不畏艰辛,顽强拼搏的黄土人民。面对恶劣的环境,他们无怨无悔,默默耕耘。硬是让这光秃秃的黄土坡一天天好起来。
除了庄稼地,这里的每个村子都有一个山头或几个山头的果树林子。这确实是最让人羡慕的。就在离天最近的那些山丘上,居然就是一片果树林。正是果子将熟的季节,远远就可以看到累累硕果,火红火红的果子压弯了枝头。让你看了就会垂涎三尺。
当然他们的村子里也到处是果树、枣树等。果树都被勤劳的人们修剪的规范挺拔,核桃般大小的果子挂满了枝头,树枝早已不堪重负,需要拿木棍顶着。树底下没有一根杂草,都用耙子耙的干干净净。让你能看出来他们的认真态度。我和二叔每天都要走过这样的地方,而且每天都要忍受被诱惑的煎熬。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几乎每天都是疲于奔命的状态,所到之处,没有出现我们希望的那种局面。对于我们的到来,他们满含疑惑地议论着什么。人们好像有很长时间没有再使用木制风箱了。而是由电吹风机完全取代了它。
就在前些年,像我们这样的手艺人,那还是非常吃香的,每到一地,乡亲们都会围拢过来。问这问那,询问打风箱的价格。
风箱是家里烧火做饭必须要用的东西,那个家庭没有两三个。而且儿子娶媳妇是必须要打新风箱的。一般一个风箱可以使用十年以上,如果不好使了,就让村里来的木匠师傅修理一番,修好了又可以用十年八年的。
很多老风箱,由于年代久远,手握的拉杆被磨去了棱角,磨成了很细的样子。他们还一直使用着。个人以为这样的风箱可以作为老古董保存下来。应该有收藏价值的。
风箱作为一种民间的日用品,它在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曾经有着很高的地位,也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着不可替代性。它的存在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而且养活了一大批的木匠手艺人。
可是现在,随着时代的变迁,木风箱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大有退出历史舞台的趋势。而我们正好赶上了这样的潮流,这无疑是对我们这些以此为生的人的无情打击。在这样的潮流之下,继续无意义的挣扎只会让自己更加疲惫不堪。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