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罗伯特·瓦尔泽

雪落着,落着,也许是从天空落下的,也许会落下许多。——《落雪》


罗伯特·瓦尔泽,德语世界被低估的文学家,一个影响过卡夫卡和黑塞的人,他的作品鲜少被译为中文,他是中文世界里的陌生客。

为生计忙,瓦尔泽当过银行职员、逐梦过演艺界、做过城堡仆人,生在一个与战争相撞的坏时代,却偏偏以文学为志业,无奈所写所叙无处发表,他不得不从理想中退场。为精神疾病困扰,1929年51岁的瓦尔泽躲进精神病院,随之也放弃了自己的写作梦。

瓦尔泽是一个对“散步文学”有着深远影响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说和类散文的小小说,都不吝笔墨的描绘散步或把散步贯穿其中,散步是他现实生活的日常和文学创作的母题。因为可供阅读的作品不多,与他有关的文学研究也属小众,仅靠一本小说集里的二十多篇小说,很难准确捕捉到瓦尔泽的文学价值。他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散步》,写作手法颇有几分意识流的影子,不如《猴子》更具想象力,不比《托波德》更有故事性,也不像《落雪》更显意境美……不过瓦尔泽的作品都脱胎于他的个人经历,是对真实生活的文学转述,非虚构性远多于虚构性,满含不可多得的真诚。

虽然瓦尔泽的部分作品存在理解障碍,但他点缀在作品里的妙语,充满反讽意味和生命张力。“人一不小心就会认真过头,很多时候只有驴子才会尽忠职守”,“孩子们一直都有天神的一面,随着他们的长大,天神便会离他们远去,他们从童真中跌出,掉进成年人那干巴巴的、斤斤计较的个性中”,“我们对幸福的渴望要比幸福本身美好得多”……

瓦尔泽是被宿命论笼罩的作家,他的小品文《落雪》仿佛是他人生终局的前情告知。在落雪盖住所有声音的日子,英雄走在雪里,倒在雪中,将英勇无畏的灵魂埋葬于落雪之下,安宁平和地回到他的家园。1956年圣诞节,外出散步的瓦尔泽因心脏病突发逝世,躺倒在阿尔卑斯山的一片雪地之上,先是一条狗发现了他,接着是两个路人发现了他,最后是整个世界发现了他。此后,他的作品重新回归公众视野。

细腻和天真,是成为文学家的基本品质。时代对作品样貌拥有决定权。二十世纪初的特殊时代背景,让瓦尔泽这样的文学青年磕磕绊绊游荡在追梦的空间,不遗余力地感知世界的破碎与温柔、升腾与坠落,在暗处以文写光,在断肠的人生里仔细观察每一处不染尘埃、符合天性的存在,以对过程的炽热实践来获取内心的满足。好在,迟到的认可终究还是来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