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前,先把之前笑来老师对怎么读书的笔记翻出看了一遍,尽量按照老师说的来进行思考。
1读书,每个章节是讲一个概念
2把概念联系起来,靠的是逻辑
3思考深入指什么呢?深入是不停的问自己问题
最近在学习动机老师在知乎上的《改变》课程,本书是老师推荐的,配合课程一起看
只记录了书的第一部分内容,整本书对我来说可以了解一些未曾思考到的角度:
第一章:我怎么会变成这样?
前言:
转变,包括三个关键阶段: 结束,中间地带,新的开始。
这本书是讲转变视为一种迷失方向和重新找到方向的自然过程。成长期设计周期性的加速和变形:一段时间进展缓慢,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直到开花落叶。如果我们对转变时期缺乏了解,便会不现实地希望改变不要降临到我们头上,坚持和固守我们从前的生活。
1、转变有什么特征?
1)用新的方式做旧的事情
2)转变由一个结束开启
3)当你要去面对这一结束时候,你会抵制这一理解
4)结束和开始中间有一段休耕期
这个概念对我来说很新鲜,我之前一直觉得,转变是可以马上的或者是在这个过程中是顺其自然完成的,但却不知 中间有一段时间也许是完全没有进展的,因为也许需要一个契机,比如 一封信/或者是一个电话
2、人生转变的三大阶段:
1)从四只脚转向两只脚:从依赖向分离与独立转变
2)变成三只脚,即有了拐杖。不仅是肉体上的衰老还包括痛苦/深邃的洞察力以及由年长所带来的行事与存在的自由。
如果是用复杂一些的描述话,还有 青春期的“认同危机”、“受考验的”二十来岁、安定下来的三十来岁、“中年危机。
童年结束/
22-33岁是新手期,试图放弃身后的依赖。独立生活(打造强有力的新人际关系,并探索自己经营亲密关系的能力)、三十岁会启发人们改变想法 作出一些列成功而长久的承诺。
30-40岁是部落时期,找到自己的位置,怀着更大的承诺和责任进入社会,生儿育女。从事一项职务,并为所在的群体环境中做出自己的贡献。每个人在安定下来的过程中都与其社会的某一部分紧密相连,会为该部分的需求做出回应,并从中获得肯定的奖励。从30岁开始,生活进入了稳定与改变交替进行的时期。
40岁 中年危机,再后半期,邻居人阶段,是生命后半程的重要阶段。标志是越来越看重自己做事情的重要性和生命的意义。
在人生的大背景下考察这些转变以及在人生每个阶段中也会产生转变。置身在这种背景下,转变才有意义,因为转变正是人生前进的方式。
3、家庭中的转变
因为我还未进入这个阶段,看到书本中对婚姻系统一个解读,觉得很有意思:
关系中出现了心理分工:一个人处理现实问题,另一个人则处理人的问题;一个人表达情感,另一个人则通过实际手段巩固关系;一个人满脑子计划,另一个人则提出尖锐的评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直那样—毕竟,角色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几年之后,两个人都会牢固占据着被允许的角色。每个人都成了一个不完整的人,每个人都成了另一半在关系中没有表达出来的人格面的替身。
在这一章让我忧感触的是 原来婚姻系统中的两者角色差异会这么大,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互补,互补使得一个系统可以更平衡的发展。我所理解的,两个人在价值观相似的前提下走到一起,两个不同人在互相的眼中看到更完整的世界。
4、工作中的转变
之后有时间再做补充。
总结:
1、只有经过转变,你才会放开自己曾经认为是必须抓住的东西,之后你便陷入一时的等待,接下来的事情才可以出线并称为取代旧方式和旧身份的新方式、新身份。
2、重要的事实并不是一生中有一个/三个/四个等可识别的危险期,而是成年期是以扩张与搜索/改变与稳定相交替的节奏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