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这部电影很直白,很现实。二战后的罗马,破烂的街道,拥挤的交通,满城的自行车,贫穷的大众,冷漠的人心。这让看过《罗马假日》的观众完全无法将这两个罗马画上关联符号。
电影主题,我总结起来是三个,冷漠、贫穷和亲情。
冷漠充斥着影片的各个情节。在他自行车被偷后,警察出现了三次,但是没有一个真正秉公执法,为他解决问题的,虽然第三个警察显得很和气,但是在大群人拥护着小偷的情况下,他也只是劝里奇放弃,本质上他和前两个警察没有区别,不能为百姓办事。当他的自行车被偷后,那个和他一样是底层大众的同谋的老头不帮他,小偷家附近的人群围攻他,最后当他偷东西时,他被无情地打骂。
这其中,在情节上作用了大量对比的手法。从前他不信算命,后来他主动去找“通神者”算命。我们可以发现如同蝼蚁般的贫苦的人们在这种社会几乎没有翻身的可能,他们在现实中被击倒,只能求庇于虚无的神灵,却只是被“通神者”随意指点几句,更直接地打击,可能之后他们再也站不起来了。同样去教堂做礼拜的人有很多也是贫苦的人,难道都是虔诚信教吗?只是因为教堂提供一顿免费的食物吧。这就是贫穷的主题。影片中其实不管是里奇还是那个老头,甚至是可恨偷自行车的小伙子,都是穷人,我们不知道责任到底归谁。很明显,战败国的政府是无作为的,人民仿佛自生自灭般生活在古老的都会——罗马,多么大的反差!所谓的上层人物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教会因为一个律师有急事而加快做礼拜的速度;不配合里奇寻找自行车的小贩在警察来后恭恭敬敬。我不知道为什么同一阶层的人群反而要互相攻讦,而不是团结起来反对不公平的世道,争取自己的权利?
尽管世界如此冷漠,但是世界依然存在着微弱的火苗给人温暖。夫妻之间的关爱和支持,朋友帮忙寻车的仗义,最让人感到温暖的还是父子之间脉脉流淌但深厚无比的亲情。最喜欢的一个场景就是父子在饭店吃饭那一段。黑人乐队弹唱着古老的爵士乐,主唱圆瞪的双目让人感到滑稽却不会想笑出来,饱经沧桑的脸上有对里奇和布鲁诺浮现的一丝笑容,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互悯。也只有他们会给予里奇父子一点善意的笑意了吧。里奇和儿子吃大餐了,他们暂时把丢了自行车的事抛到脑后,吃了拉丝面包,还背着妈妈一起喝酒。虽然这一场景依然不是单纯的抒发亲情,里面有多次将布鲁诺和邻座一个男孩对比的镜头,贫富巨大的鸿沟在下一代身上就已经体现得如此突兀。多次给富人小孩扭曲的特写让他显得十分丑陋,让人感觉贫富之间的隔阂如同天堑难以弥合。这段里奇说了一句会让我很难忘记的话::“什么都能解决,除了死亡。”这让我仿佛看到了一点浪漫主义的色彩。
导演很会制造冲突和高潮,这让整个片子没有尿点。偷与寻这条线索贯穿全片,同时也是一对始终的矛盾,最后里奇转而偷别人的车让矛盾最终达到高潮。“被偷——寻——偷”这之间的转变让人唏嘘。中间溺水一段也是一个明显的高潮。 这一段感觉观众被导演摆了一道,如果布鲁诺真的溺水身亡,这片子就太悲惨了,基调也会大变。在其他情节也一直保持着冲突,如里奇和偷自行车的人多次的对决,里奇和老头的交锋。
全片有个极为重要的道具,就是自行车。它是当时的普遍交通工具,所以他成为了区分常人和穷人的标志。他成为了一种象征符号,生生地分割开了人与人的阶层。里奇曾努力想融入更好的阶层,但是失败了。在瓢泼大雨中,周围是川流不息的自行车的海洋,而这对父子手足无措地现在大街上,让他们显得更加孤单无助。
这是部黑白片,十分符合现实主义题材。画面有种老照片的感觉。二战后意大利的境况在朴实的镜头中徐徐展开,让我们了解了当时的社会,让我们反思。这也是新现实主义的意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