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一剪梅,我们一下子就会想到李清照的红藕香残玉簟秋。才女的一怀愁绪,越千年不变,读是词,依然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这首词,妙语连珠。看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惜花自飘零水自流。叹此情无计可消除。
这首词把我们带回千年,赵明诚出差了,独守空闺的李清照孤枕难眠。在一个初秋的晚上,李清照解下罗裳,换上便装。她没有叫上侍女,一个人悄悄地登上小船。
这艘小船曾是她和赵明诚爱的见证。两人徜徉在长河中,你侬我侬,做着青年男女都会做的羞羞的事。可是,这个狠心的小赵一去数月,音信全无,是否已然忘了当初的山盟海誓?
李清照望着南飞的鸿雁,望着月光洒满西楼,心中无限凄苦。
才女叹惋着自己苦闷的人生,就像这飘飘洒洒的落花和潇潇离去的流水。她的相思,她挂念着的赵明诚是否知道?那个负心的人啊,是否搂着新欢,早已忘掉自己这个旧人?
小船悠悠离开岸边,李清照望着周围的景物慢慢地退后,紧皱的眉头慢慢放下。可心中的痛,却又一次涌上来。这是一种不可救药的相思病,无法消除,无法消除。
这样一个感情细腻的女子,带着款款深情走来,虽然跨越了千年,仍然让人无比怜爱。
其实,除了李清照的一剪梅写得好,几百年后的唐伯虎也精谙此道。他写过两首一剪梅,令大家津津乐道的是第一首。
一剪梅二首
唐伯虎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这首词还有一个版本: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其实,两个版本用词差不多,只是第一种版本的第二句更加直白,感觉更加唐伯虎一点。
这首词以女子声口,写离别相思之情。其实,这种写法在宋词中比比皆是,温庭筠和柳永都这样写过。
这首词第一部分表现怨妇对薄情人的深深思恋,第二部分描写为情所困中的思妇形象。唐寅描写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跃然纸上。
词中写道:
我关闭了房门,倾听着窗外雨打梨花的声音。就这样,为你辜负了青春年华;就这样,为你虚度了青春年华。本该有美好愉悦的心情,谁能跟我共享?我的心事又向谁来倾诉?也只能在花下黯然神伤,也只能在月下黯然神伤。
整日里,我眉头紧皱,就像黛峰高高耸起,我哭了,在脸上留下千点泪痕,万点泪痕。我默默地望着窗外,从早晨一直看到晚上。我在看着天上的云霞,走路时也在想你啊,就是静坐时也是想你!
唉,这样愁苦的思绪,这样多情的美女,比起才女李清照来也不遑多让。
唐寅一剪梅其二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
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
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唐伯虎在第二首一剪梅中写道:
在落花铺满台阶、绿叶挂满枝头的季节,杜鹃鸟声声啼叫。欢聚的时刻那样短暂,转眼我们又要分离。彩凤孤单地飞舞,又孤独地栖息。
分别以后有多少相思?不知道何时才能再度相逢。这相思之苦如何表达?也许只有写一首情词、或者写一首情诗。
最简单直白的的表达也是最真挚的表达。唐寅的诗词用词随意,信手拈来,却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他最深沉的情感。他不像表面上那么放浪形骸,相反,唐寅是一个真正的才子。他的诗词,他的字,他的画,历经五百年岁月的洗礼,每一件,都是真正的瑰宝。就像他那首耳熟能详的《桃花庵歌》。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显者事,酒盏花枝隐士缘。
若将显者比隐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花酒比车马,彼何碌碌我何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诗中写道:
桃花坞里有一座桃花庵,桃花庵下有一位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了很多桃树,我又折下桃花枝去抵酒钱。
酒醒了我只是在桃花前静坐,喝醉了就要在桃花下长眠。
日复一日地待在桃花旁,年复一年的喝醉了又酒醒。
我只希望在赏花饮酒中死去,却不愿在华贵的车马前卑躬屈膝。
香车宝马是富贵人的乐趣,我这没钱的人啊,追寻的是醉酒和桃花。
富贵之于贫贱,那是天壤之别。
与香车宝马的生活相比,我更喜欢喝酒赏花。你忙忙碌碌,我安然闲适。
世间的人取笑我太疯癫,我却笑话他们都太肤浅。
记得五陵豪杰的墓前吗?没有花也没有酒,如今都被锄作了田地。
弘治乙丑年三月桃花庵的主人唐寅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