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干货:帮你建立素材库

有个大学生在知乎上提问,如何提高写作水平,是不是一定要出去穷游才可以?

曾经我也经历过这样的困惑:

我刚到上海入职一家颇有影响力的广告公司时,创意总监善意提醒:我不是担心你的文字功底不行,而是担心你对于生活的感受和阅历不够,反而会影响你的写作。当时,我25岁。沉醉的热血文案是这样的: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你看报表时,白马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

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

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在火堆旁;

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

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

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这样的文案既富有生活场景,又富有诗意韵味;但是绝对不是一个对生活没有阅历的人可以简单轻松写出来的。

当时的我,既没有生活阅历,我要在有限的时间努力把高,该怎么办?

后来的做法,热烈地参与生活,用心体会生活,经常看书、看电影、观察模仿、常常和人们交流,我把这些都记录下来,成为我输出的素材源。

我有一个学姐,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文笔很细腻,生活中的小细节,花草、叶子、节气变化、读者的互动评论,都会成为她的话题和素材。

这样细腻的生活感受和场景也在我的报社第一位老师的写作画面中常见。

那么整理出来,笔下缺少素材该怎么积累?

我觉得可以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来构建素材库。

一、横向的素材库:生活中处处可以积累

1、生活中经历的事情,这个最直接;但往往生活的参与度决定了你的素材是否丰富。对大学生而言,生活经历相对而言比较少,因此你提出想去旅游的想法,充实素材,这一点是补充素材。

2、影视剧带来的体验、灵感:不要浪费每一次付出的时间,看的电视、电影,好的体验,感受记下来,让它成为你的素材。

比如我看了很多次的《肖申克的救赎》,那里面的金句,每一次看都能给我带来不同的人生感受:

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而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在我们心里,有一块地方是无法锁住的,那块地方叫做希望。

生命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赶着去死。

有的鸟终究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羽翼太过光亮

一纸文凭不见得就可以造就一个人,正如同牢狱生涯也不见得会打垮每一个人。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电影看哭了多少人,那些话戳中了你的泪点:

若命运不公,便和它奋斗到底。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只有我自己说了算。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都休想搬动。

生而为魔 ,那又如何 。如果命运不公 我便和它斗到底。

生活里全是泪,越是折腾越倒霉,垂死挣扎你累不累,不如瘫在床上睡。

这部电影上市后,引发了大家在社交媒体上广泛讨论,这些金句,都可以是一篇文章的主题或素材。

经典的电影,值得写作者,深度去看。

3、博物馆、科技馆:任何你可以走出去,从参与生活中获取的素材。

4、和大咖交流、参与论坛等,和厉害的人沟通,思想段位整体都会提升不少;他人的智慧可以为你所用。

……

以此类推,出逛商场,每一个事物热烈的去参与生活,你会拥有更多感受。

这些都可以成为你的素材。

二、纵向的素材库:刻意地拓展专业的积累

如果说横向的素材是丰富你的视野、体验,

那么纵向的素材库则是从专业的角度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密度。

写作也有领域之分,是科技板块、情感板块、职场板块、教育板块、还是小说、散文诗等?

专注在哪个知识领域,就要把注意力往那些板块去使,要读尽那个板块的书,加到那个板块大咖的微博、关注那个板块最厉害的公众号,日复一日地丰富你的纵向知识库。

以我现在所在的内容运营板块为例,我花了很多时间认真研究这个领域需要看的书:

《从零开始做运营》、《运营之光》、《流量池》、《增长黑客》、《超级用户增长》……我所做的事情是一遍遍认真研究这些内容,结合日常工作搭建知识体系;

除此之外,我还会每天早上看运营相关公众号,如白杨SEO、互联网袁超等。

内容写作上,我常看的书也有很多《学会写作》、《华尔街如何讲故事》、《顶尖文案手册》等……

书本是:从理论+案例,让你深刻地理解;

公众号:时刻更新知识源,跟上行业的步伐

大咖微博:大咖对于行业的解读,丰富认知

你可以采用记笔记、思维导图的方式把你的心得体会写下来,或者导入到excel中,成为工作流程中的一个sop。

这只是专业的一个维度,从通用技能来说,我做的是内容运营板块,内容运营的技巧是我终其一生都要不断突破的。

那么还有一个涉及的行业。

我所涉及的行业是互联网保险行业。这个行业的专业知识:金融知识、法律知识、医学知识、保险知识,太多了。

所以要了解行业的发展趋势、政策走向、产品知识、消费者心理。

只有不断积累了这些知识,写作的时候,才能水到渠成、信手拈来。

三、写作新手,如何开始第一步:

对于新手来说,首先要找到写作定位,主要是要看兴趣爱好。你写的不是你热爱的,注定就不会太长久。

万事万物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你可以静下心来想一下,你擅长的领域,或者你感兴趣的领域,大量、有深度地阅读那个领域的书。

其次,你要行动起来,别想那么多,先开始写。迈出写作第一步的,不是从写一篇好文章开始,而是从写好一段话开始。刻意练习。

第三,行为习惯建立好,思想建设做好;那么必要掌握的就是法则和公式。

分享一个粥佐罗老师《学会写作》中的一个写作公式:

场景化写作,引出话题和痛点;

针对痛点话题,提出一个新鲜观点

正面论证这个观点,小标题+案例

反面论证这个观点,小标题+案例

总结这个观点的意义、价值

给出具体的执行建议,呼吁大家去做。

这是他产出众多10w+文章的基础法则。感兴趣的人可以去京东、淘宝搜索这本《学会写作》来看看。

写作有套路,但是他分享的更多是写好文章的核心法则。

写作并不容易,写作是一件从无到有的事情;要用一篇文章说服消费者,短期之内产生认同并不容易。

若是有志于此,我们可以一起努力探索,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自己的内功心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