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分为上下两篇,但事实上真正到(下)的时候才开始点题。
两个部分探讨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如何减少压力,这是在当我这位从不熬夜、不抽烟喝酒、不暴饮暴食、每天都要锻炼的“老年人”经历了一次可怕的爆痘后思考的一个问题,最终解决办法的落在了“自我管理”上,因为我是不可能因为压力大而减少要做的事情的,生活也不会让我们停止忙碌,所以我们必须要获得的,一定是“掌控生活”的能力。
自我管理分为两个部分,时间管理(上)和精力管理(本文讨论)。相对于时间管理,精力管理其实是更根源、更重要的。试想一下,如果你在学习工作了一天后实在累得不行什么也不想干了,那么哪怕你的时间表计划得再充实也不可能完成的。同样的,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时昏昏沉沉,注意力总是飘忽不定,一个小时就能做完的事偏偏拖了三个小时,也会使得焦虑感激增。
那么接下来要介绍的,就是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健康最有效的休息,从而使得我们获得最充沛的精力,在最高效地完成任务的同时不伤到身体。
两种模式
通常,我们的精力是这样用的:一大早起来精神满满,于是一直用一直用,打开电脑在图书馆一坐就是一上午。慢慢地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速度越来越慢,耗着耗着实在不行了才停下来,休息完大概觉得有点精神了又开始继续消耗,如此循环。这就像手机充电没次只充到20%就开始继续用一样,我们总是处于快要用完的恐慌状态。
可这种状态下不但效率没有保证,还常常会使我们不知不觉把任务拖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在巨大压力的逼迫下使全身紧张起来,喝咖啡、熬夜,疯狂地赶进度,这种模式在(上)中论证过了,对身体的伤害是极大的。(虽然我从没熬过夜,但那种deadline临近的焦虑感也足以把我拖垮)
我们的精力其实是像钟摆一样有节奏的,精力管理的高手能够把握好这个节奏,自带刹车,迅速熄火。
先说自带刹车。
大脑的注意力只能保持45-90分钟,最长不超过两个小时。所以每小时主动休息一次远远比连续两个小时后停下来休息二十分钟好。停车的频率比时长更重要。
明白这个道理以后,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障碍是舍不得,好不容易进入状态这么久了,一下子走开回不来了怎么办,就算听着番茄闹钟起身走动了,脑子里也还是会牵挂着在做的事,几乎等于没休息。对于这个问题,我亲身试验过,完全不会影响,休息后获得的精力远远胜于你舍不得的那么一点点。
第二个障碍是休息时做些什么。相信我,你肯定会忍不住刷手机的,千万不要,顶多看看有没有人找你,然后马上关掉!因为不管是刷什么信息,本质上都是继续在往脑子里灌东西,相当于又把发动机启动了,你又没在休息了。这个时候,站起身深个懒腰,走走看看,找人聊聊天,都是很好的休息方式。
再来说迅速熄火。
同样是休息,不同的人休息的效率也是天差地别的。《精力管理》的作者吉姆观察过顶尖网球选手的比赛,发现顶级选手特别擅长用得分间隙恢复体力,在16-20秒里平均每分钟的心率可下降20次。而他们对手的心率居高不下,一场比赛下来体能消耗要高20%。这也就是本文要着重介绍的减压方法,我称之为“瞬间放松”。
网球高手会甩手臂、大吼一声啥的,我们不需要这么夸张,只需要跟着以下步骤做:
1、轻轻闭上眼睛,忘掉正在思考的一切,不用急,慢慢地想,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任何事都与我无关了,我眼前只剩下我自己。
2、想象你记忆里最放松的一个场景,比如舒舒服服躺在沙滩椅上看海、在清爽的山间和最爱的人漫步,或者是飘在绵软的云朵里、在装满雪碧的泳池里畅游。
3、细细感受大脑紧绷的肌肉一点点松弛下来,一直垂到了眼球那里,眼球里的肌肉也完全放松下来,垂到了鼻子后方。然后静静地感受,整个身体在慢慢恢复能量。
慢慢地放松心态多做几次,很快就能实现“瞬间放松”了。
除此之外,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生活中,也可以进入一种美妙的休息模式,在获得更充沛精力的同时,也能拥有非常幸福的生活体验。
餐餐米其林
我以前吃饭的时候总是会争分夺秒地在“得到”上听点什么,后来发现如果真要把东西吸收进去的话,肚子会不太舒服,饭后继续工作时也会有休息不足的感觉,于是我把这个时间完全纳入休息中。具体怎么边吃饭边休息呢?答案是,全情投入。
在吃饭时把你的所有感官都打开,让味觉、嗅觉、触觉、视觉、听觉共同去感受吃进去的东西的每一个细节。以吃青菜为例,在夹起来的那一刻就开始感受。看它流畅的线条,墨绿的配色,食用油的光泽,闻闻它身上的油香与菜香。慢慢地,感受舌头与它相触时获得的温热和盐度,完全吃进嘴里后感受它随着口腔的变化而变化,倾听牙齿咬下时声音的每一次细微的不同,这一次咬到的是菜叶,声音比较轻微,下一次咬到的是菜茎,声音十分清脆,入口时是什么味觉,咀嚼完后是什么感觉。用这样的吃法,任何一道菜,只要算不上难吃,哪怕是平淡无奇的青菜,也完全可以吃出顶级美食的感觉。而如果分分秒秒都在尽情享受和体验的话,又哪里来的压力和疲惫呢?
用这种方式吃饭,真的就能让你感觉自己在享受米其林大厨的手艺。
同样的休息方式也可以复制到洗澡的过程中,感受每一滴水珠、每一串水珠带给身体的不同的感觉,在身体不同的部位又会有怎样的感受,如此一来,整个洗澡过程都会非常令人享受,休息效率达到极致。
觉觉自然醒
这个方法说出来你们是很难完全相信的,而不相信的话就不会获得效果。创造这个方法的作者甚至写了一整本书的废话来说服读者相信他,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反复请读者端正心态,因为它听上去真的很玄妙。但当我尝试着去相信,去执行了两三次后,我就发现这个方法的威力了,它真的能让你在不需要闹钟的情况下自己清醒过来,能让你的身体自动地在约好的时间之前早早地调养好,无需再忍受被闹钟吵醒的痛苦。
简单地说,就是相信身体里有另一个“你”在掌控者调控身体的极大权力,可以叫它潜意识。在睡觉前跟它对话,约定好第二天起床的时间。方法的难点在于怎么把它“呼唤”出来:
1. 睡前平躺下来,真心实意地相信潜意识会帮助你。
2. 闭上眼睛,想象胸口的位置有一个静悄悄地灵魂,他一直在等着你跟他说话。
3. 呼唤他:“在吗?我想跟你聊聊。”
“我非常诚恳地想跟你商量个事,你能帮我个忙吗?”
“非常感谢你,我想跟你聊聊,我会一直在这儿等你的。”
第一次呼唤可能需要等很久,但只要有耐心,会慢慢地感受到内心真的有一个回应。
4.“是你吗?感谢你愿意和我说话,我希望明天早上能在六点半醒来,你能帮帮我吗?”
“太谢谢你了,能得到你的帮助我很高兴!”
5. 满意地睡去。
只能说,信我吧,真的很有效。
天天去旅行
除了吃饭洗澡睡觉,我们还有一部分时间能拿来休息,路上。
在去吃饭的路上,去工作地点的途中,在公交车和地铁里,每一刻我们都可以打开感官,发现身边一些新奇的东西。
所谓旅游,不就是在一个地方过腻了的人到另一个别人过腻了的地方去吗?那如果每天都能发现新鲜的东西,不就每天都在旅行了吗?
一边,是开启发现美的眼睛:路边的哪片花又开了、街上的哪个灯不亮了、公司里谁又穿上了新鞋、化上了新妆……
另一边,是“融入”另一段生命中:想象自己就是在公园有大把时间闲逛的人,想象自己回到了五六岁的年纪成为了那个天真烂漫孩子,想象自己是那个慵懒地瘫在椅子上的学生,耳机里放的是自己听到过的最惬意的歌……
美好无处不在,休息随时可行,愿你的每一天,都能拥有最充足的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