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尔茨预测乌克兰入欧前景黯淡,乌方推出宰鹅“毒计”

7月18日,欧盟通过了“史上最严厉”的对俄第18轮制裁,俄方预计来自欧美的制裁或将像伊朗那样持续数十年,俄国有大学甚至专门为此开设了硕士课程,专门培养应对制裁的“专家”。相关详情我昨晚已经发了文章《欧盟对俄实施第18轮制裁,俄大学开设应对制裁硕士课程》(点击标题可读),此处不再重复。

我在昨天的文章里分析了“欧洲重新武装的玄机”,认为欧洲投入8000亿欧元武装自己以防备未来可能遭到的进攻只是一种庶人耳目的说法,实际上是为乌克兰打造数量庞大的武器库。

如果欧洲没有未雨绸缪地武装自己,将来必遭进攻;如果加大国防投入并重新开动战争机器,被入侵的可能就不复存在。

当乌克兰无法阻挡进攻时,这些武器就会送到乌克兰前线——为了既不得罪川普,又要为乌克兰的军事能力做好预案,欧洲人真是绞尽了脑汁。

昨天晚上,匈牙利媒体报道欧尔班的一番话证实了这个猜想。

欧尔班认为这份预算的目标是“狡猾而秘密地接受乌克兰加入欧盟”,他相信“新(国防)预算的20-25%将流向乌克兰”。

他表示,乌克兰应该被视为合作伙伴,而不是成员,且“乌克兰还没有准备好加入欧盟”。

欧尔班最后一句话并非没有道理。欧盟对入盟国的政治清廉度和经济自由度要求非常高,脱胎于前苏的乌克兰与其差距甚远,加上多年来处于被入侵状态,许多改革事项都必须为抗战让步。欧盟愿意接纳乌克兰更多的是出于政治善意,不可能因此大幅降低门槛。

“路透社”昨天报道,德国总理梅尔茨在会见罗马尼亚总统尼库索·丹的时候悲观地预测说,乌克兰不太可能在欧盟下一个预算周期(2028-2034年)结束前加入欧盟。也就是说,乌克兰加入欧盟最快也要在2034年之后。

乌克兰于2022年战争爆发后不久申请加入欧盟并获得了候选国地位。当时欧盟作出这个决定,更多地是表达对乌克兰的支持。

欧盟官员表示,如果乌克兰完成必要的改革,有可能在2029年前加入欧盟。

今年1月,泽连斯基设定了2025年度的6个谈判目标。

今年2月,立陶宛总统瑙塞达提议将2030年1月1日作为乌克兰加入欧盟的目标日期。

但实际上不太可能如此顺利。

默尔茨说得很务实:欧洲“当务之急是尽一切可能结束这场战争”,然后再致力于乌克兰的长期重建。

现在的战场上,依然是俄攻乌守。俄军的目标是多抢地,乌军的目标是多杀敌。

有俄趸在评论区质问我:“1000比19,昨天乌俄交换战俘遗体,乌克兰还有什么打的理由呢,就是为了加入北约吗?”

我对这句话的评价是:逻辑和智商有硬伤。

逻辑上。从2022年11月乌军反攻被拜登阻止后,战场上的态势都是俄进乌退,6月份俄军新占领土为1400多平方公里。因此,双方阵亡士兵的遗体都遗留在俄军控制的范围内,俄军手中乌兵遗体多是必然的结果。

这一点,包括“战争研究所”在内的多家智库早就做了分析,俄方还没有以此为据称乌军阵亡数多于俄军。

一名为乌作战的同胞曾经写文章详细描写过在战场撤退的惊险场面(他委托我发表在“沧浪闲话”这个公众号里),由于俄军人数太多、火力太猛,他们根本无法带走阵亡战友的遗体。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

俄军不在乎抓多少俘虏,甚至有旅、营级指挥官下达杀俘的命令(乌方曾公布过录音)。

乌军2024年开始实施一项名为“无人机军队:奖励”(也称为“电子积分”)的计划,规定乌军击毙、俘虏及击中、摧毁敌军装备可以得到“积分”,并以积分兑换装备。

根据该计划,每击毙1名俄兵得1分,每抓获1名俘虏得10分,为的是有更多俘虏去交换。因此乌兵抓俘的动力远高于杀死敌兵。

但这也给乌兵带来了不必要的伤亡。因此今年作了修改:击毙得6分,抓俘得12分——从1:10变成了1:2。

BBC昨天的这篇文章中有详细的介绍。

智商上。这名俄趸的意思是,乌兵伤亡人数太多,因此不应该再打下去。

多国情报部门及智库统计认为,俄兵伤亡在90-135万之间,乌兵伤亡在45-60万之间。

任何人以伤亡大为由指责乌方抵抗,却不以伤亡大为由要求俄方停止侵略,都是道德沦丧的坏逼。

建议这些俄趸用百度去搜下抗日战争中、日双方的伤亡数。

还有两个世人皆知的事实:

首先,三年多来所有的民调中,支持抗战的乌民人数都是要求放弃抵抗人数的好几倍。

抗战,是绝大多数乌克兰人的意愿。如果泽连斯基选择投降,不用俄人动手,乌人就会干掉他。

其次,俄方不仅花数亿美元从金国买兵,还满世界骗人入俄再送上战场。

到底谁能坚持?但凡心、眼有一个不瞎的,都看得出来。

乌方缺少的,仍然是武器弹药。但是,川普团伙一旦亮明挺俄压乌立场,欧洲运送武器弹药的速度将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近日,乌克兰方面推出了一项宰鹅“毒计”——《“勇士一号”战场实验计划》,真诚邀各国——尤其是正加大国防开支与军工投入的欧洲各国——到乌克兰战场来进行“武器实验”。

试验品就是侵略者。

任何一种武器,如果只是制造者单方面宣称其如何如何厉害,那只能自娱自乐,别人不会相信并掏钱来买。

哪怕测试过了也不行。因为测试可以造假。

最好的“测试”就是拿到战场上去用。

乌克兰帮这些国家测试武器,不仅结果真实可信,还免费。

该计划正式实施后,相信很多军工企业都会将他们的新武器送过去测试。

这将是俄兵的噩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