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遥远偏僻的川北山区,那里的山,一座连着一座。
我少时就有个梦想,长大后走出大山,看看山外的世界!
2000年,我真的远走他乡,从此做了难以回头的游子。
刚来宁波的那两年,从零开始,睡地铺,骑着旧自行车找工作,身无分文,借钱过日子的经历,不堪回首。
整整三年,没回老家看望父母和幼子。
那些年里,想必母亲,多少次,望断天涯路!
每次电话里,幼子哭泣呼唤,又是如何愁断人肠!!
2002年,我担任了公司的车间主任,生活与工作逐步稳定。
2003年春节就要到来的时候,车间工作非常繁忙,每天都要加班,连星期天也要加班。
随着节日临近,不断有外来员工请假回家,车间严重缺员,我也就多了一项角色——替补队员,忙了这里忙那里。
一同出来打工的家乡人陆续回家了,母亲一再打电话问我们要回家过年吗?
说真的,我也好想回家,看看一别三年的父母和孩子。可是我哪能说走就走!
一天晚上,加班的员工全都下班之后,我一个人留在了车间办公室,写下了下面的文字:
真的,好想回家看看了。家乡是否又有新变化?母亲是否又添白发?
两年了。真想坐上长途列车,倾听拥挤人流中不同方言的故事,欣赏窗外一晃而过转瞬即变的令人心动的风景,还想把所有的疲惫和忙碌彻底忘掉,更想体味与亲人和朋友久别重聚的无与伦比的幸福时光。
可是今年春节不能回家。因为肩上太重的责任,因为案头太多未完的事项。
母亲电话中问我:“春节回来吗?”我说不回来了。母亲无语了,半晌,才听见母亲哽咽的声音:“那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一同出来的家乡人都陆陆续续乘上返乡的列车了。每走一批,妻都会流泪埋怨我,跟着你就要忍受如此思亲之痛吗?
真的好想把一切都抛下,回家去了!
可是一到车间,总有不断向我请假的员工,在以外来员工为主的工厂,如何能让思乡的员工安心工作?又如何能将未完的事项顺利完成?
在劝慰想家的员工留下来安心工作的时候,我却要受到良心的折腾。浪迹天涯的游子,谁个不想家?
在万家团聚的日子,我如何不想让备受乡愁困惑的每位员工备受亲情的温暖!
但面对工厂,面对与我一样漂流在外的员工,我又如何能想走就走?
只好把理还乱的乡愁锁进抽屉,把已完的事宜一一盘点,将未尽的事项一一承兑。
总是在夜色很晚了才回到住处,面对独自伤感的妻,只好连哄带劝:“明年春节我们一定回家!”
我把这样的想法一一告诉我的亲人和朋友们,可是我的心里仍然在颤抖,真的希望明年春节能回家!
我给这篇短文取了一个名字,《今年春节不回家》。第二天,我寄给了当地的报社。
一个星期后,也就是2003年1月25日,居然在报纸上发表了。
命运变化,文学的梦想没有照亮我的现实,整整10年,没有静下心来写过心情文字,现在终于又有文章印在了报纸上,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今年春节不回家》是我来宁波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这篇文章的发表,开启了我的业余生活新篇章,工作之余常常读书和写作,小有所获,倍感欣慰。
读书,写字,这让我在宁波的打工生涯不至于那么枯燥和单调,也让我的精神世界因此而丰富多彩!工作和生活,从中受益。
不止有眼前的劳碌,还有文字和远方。
时隔15年,重读《今年春节不回家》,依然让我痛彻心扉,特别是读至后面,“明年春节我们一定回家!”此时我更多了内疚与自责。
来宁波的十九年里,仅仅回家八次,2003年、2007年,2008年,2010年、2013年分别回家,但是每次错开春运回去的,整整12个春节,没在老家度过。
这些年条件不断改善,再也不用为抢不到火车票发愁了。
2013年,我们第一次在春节期间坐飞机回老家,从2016开始,每年春节都要回家了。
千里迢迢,只为陪伴母亲几天。
回家,成了一件奢侈的事。
每次回家,都是聚也匆匆,散也匆匆。
每一次相逢,都是久别重逢!
每一次离别,都是灵魂的撕裂!
身在甬城频望蜀,云海天涯两渺茫。
何时天涯咫尺了,还乡,醉笑陪君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