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红”美术课程是互加公益课程中特别受欢迎的网络课。我校美术老师也带着孩子们参加过,之前因为自己没有带美术课,所以也就没有切身的感受,但今天听了“山里红”美术教室发起人、互加公益导师王晓野老师的分享,我仿佛来到了一个充满线条与色彩的美妙的、温暖的世界。
加强美育,增强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真善美的下一代是所有艺术老师的责任。那什么是美育呢?具体说,美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感受美,即以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感受美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的教育;其次,美育就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正确的、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理想为主的教育;再次,是以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创造美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的教育。所以,美育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提升,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许多偏远山区美育课的开展并不乐观。主要原因是缺少专业的美育老师,再加上应试教育旧观念的影响,一些学校对美育课并不重视。
自从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教育部把美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美育的重视也已经形成了普遍的共识。但美育教师师资力量的薄弱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教育借助网络很好地克服了不同地区师资不均衡的现象。不管你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在偏远的山区,一根网线,一台电脑,就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课程共享。数字时代,给教育带来了春天,给山里娃带来了幸福。
从王老师的分享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山里红”公益网课产生、发展、壮大,从山区走向全国的过程,看到了王晓野老师如何成长为名师的过程。王晓野老师的“山里红”美术教室,惠及了一万多偏远山区的孩子,是“山里红”在孩子们的眼前呈现出了一副斑斓多彩的艺术天地。王老师分享了“山里红”美术教室的发起过程,就像她说的,“世界因生命而美丽,生命因梦想而精彩”,就是因为王老师和她的团队,有着一个美丽的教育梦,所以才有了“山里红”美术教室今天的精彩,而这份精彩是他们积极主动地抓住时机,搭乘上了互联网这列快车,用科技打破了学习的围墙,以网络重构了现代课堂。作为美育课,作为美术课,“山里红”的美术课以一种自由的、润物无声的方式直抵孩子们的心灵,对孩子们进行美化的自身教育,把美渗透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之中,让学生先观察生活的环境,在生活中观察写生,激发他们的画画兴趣,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在描绘自然中构建对乡村的依恋和乡愁。正是因为有了对家乡的这份依恋和爱,所以当这些孩子走出大山才不会迷失,才能从容描画世界,对话世界。我们从王老师的分享中看到,她带着四个乡村孩子,一路走,一路画,来到了天安门,画到了天安门。孩子们的那份自信、活跃,就是美育熏陶的结果。
正是因为王老师和她的团队的坚持付出,正是因为他们怀揣一个美丽的梦想——把美带给山里娃,山里的孩子才有了今天的幸福,这份幸福,唯有艺术才可以开启。为梦想启航,向未来出发,心怀梦想,让梦想照亮前路。一个教育者的梦想会点亮千万学子的梦想。而“山里红”的梦想,还会成就千万山里娃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