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的塑造与矫正1-20

个体行为:是指能被人观察到的或是能用仪器测的到的个体活动,以及意识和潜意识历程。


行为改变包括生理上的成熟,有机体的暂时状态,比如药物引起孩子恐慌,焦虑等症状。再一个是学习引起的行为改变。唯有透过练习,使个体行为产生持久性改变的历程,才称之为学习。包括行为产生了较为持久的变化,此种改变是透过经验和练习的结果。


行为塑造是指从原来的没有到有,从不良改变为良好或从偏差行为改变为正常。

偏差行为是指学生在行为上失去常态,足以困扰他人或自己而妨害其生活适应者。包括异常和有害,短暂也不是,如果是连续出现或一再出现并出现适应困难,偏差行为显著,视为求助呼声,则是偏差行为。


行为改变技术是指用学习理论如复健,矫正,教室管理,咨询及辅导等技术,包括不良行为的改造和良好行为的塑造。


理论基础:

一,古典制约学习或反应性制约学习

如先像驴鞠躬,然后再鞭打,前者趋近喜爱反应,后者引起恐惧,两个刺激同时出现,产生了取代作用,像这类刺激代替性的学习历程,成为古典制约学习。理论基础是巴普洛夫狗的实验。

二,华生的恐惧制约实验

即一项制约情绪的实验。孩子看到父母生气,则表现很乖巧,就是这个理论。

三,琼斯的反制约实验

以制约效果观点而言,让个体偏差行为与积极情绪配合方式来唤醒愉快行为的养成,称之为积极制约,也可以使刺激成为制约的惩罚物,即消极制约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相对于唐诗,我更爱宋词。 今天没啥可写了,就分享几首宋词吧! 清平乐·村居 宋代: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
    娜娜柚_阅读 1,183评论 1 0
  • (喜欢就赞一下吧,评论关注更好呦) 素有“满州第一词人”之称的纳兰容若,昔日的王国维这样赞誉他“(纳兰)以自然之眼...
    旧谱新翻阅读 4,472评论 49 117
  • 洮河记事
    洮水流珠阅读 773评论 0 0
  • 你一天天大了 高了 脱去了童年的稚气 你的喉节突出 唇上长出黑黑的髭毛 你读的书越来越多 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张...
    风雨菩提阅读 1,657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