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险恶自不必说,亲如枕边人,正在如胶似漆之时,对方说一句“我爱你”,你又如何能分辨其中有几分真实?又有几分是甜言蜜语的欺哄?永远无法确知,” 我们永远无法看清他人真实的内心。
再:通过语言或文字的表述是不够全面的,即,即使我说出来了,他人也无法完全并正确的知道我所想,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人真的明白我。至于失真的比例,大概取决于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个想看看不清,一个想说道不明。很多人假装正常的生活在这样一个这样不知真假的世界里。
这个世界
1. 人不懂读心术,无法窥探他人的隐秘的内心
2. 人们更愿意看到或听到他们想看见或听见的东西。
3. 一个人讲故事的方式,往往已经暗含自己对故事的分析和评价(即,已不是客观的事实了),别人分析的结论,不是给他作为支持自己的佐证,就是用来反对。
我虽然知道无法探究一个人真实的内心,但也总是想去看明白,那个时刻那个人到底是如何如何想的,结果当然是不得知,反让自己左思右虑的烦闷。但,我很少再去咨询别人,再让别人分析,因为更不靠谱,离那个真实越来越远。
——你相信是真的,就回应以爱;你相信是假的,就回应以厌弃;你相信是半真半假,就回应以将信将疑;你相信是蠢话,就回应以苦笑无奈。
不取决于对方,只取决于你的猜测。
而你其实不知道猜得对不对。
想明白这一点,刚开始或者会觉得难以忍受。但仔细想想,这不正是我们日常的生活么?我们就是因为无法真正“确定”别人的想法,同时又有着太多“猜测”,才觉得需要旁观者的指点。但我们能得到的永远都是猜测,我们不敢相信,又不敢不信。”
目前,我的方法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规则:我信我相信的。也不再去想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假如我信那个笑容是美好的,我就一起开心的笑;我信这个人是我的朋友,我就去投入自己时间和情感。如果有一天有赤果果的事情发生说你信错了,那么,我改正错误,保留过去美好的记忆,就此打住。
至于为何信? 那对于一个选择题,我告诉自己只能是单选的时候,总会出来一个结果。然后坚信这个选择,就是这样。
在我的世界里,你不是你,我眼中的你才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