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客就是上帝的由来”
首先这里的上帝和信仰无关。这里的“上帝”源自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行业金句。
这句话的由来很有意思,它并非出自服务业,而是由一位日本歌手三波春夫在一次演出时说出来的。此言一出,立刻得到满场热烈的掌声,但同时也受到了媒体的严厉批判。这句话被列为“暴发户的拜金主义”典型。
实际上三波春夫的意思是,歌手如果对观众没有像对上帝一样敬畏就无法发挥全部才能。他所说的顾客理解为“观众”更确切。
“顾客就是上帝”成为营销理念
作为一种营销理念来讲,“顾客就是上帝”则应追溯到19世纪中后期的马歇尔.菲尔德百货公司。这家公司的创始人马歇尔.菲尔德和他当时的手下,哈里.戈登.塞尔.弗里奇一同提出了“顾客总是对的”(The customer is always right.)这一影响深远的营销理念并大获成功。
“顾客总是对的”体现的是把顾客置于工作中心的服务思路。但一味强调“上帝”并非真正的尊重消费者。一味的喊“上帝就是对的”恰恰体现了一种“有钱就是大爷”的社会风潮。而所有服务理念的前提,也就是交易双方地位的对等原则缺失了,而这些前提、原则正是一个合理的社会所必须具备的。
国内商业营销思路的转变
回顾中国商业发展,解放后,消灭了私有制经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物质极度匮乏,所有服务行业几乎都是一张冷脸,顾客有什么牛的?排队能买到东西就不错了。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运用各种营销手段“抓住”客户成为服务业的目标。各种“微笑服务”、“顾客即上帝”、“顾客是衣食父母”等服务理念纷纷出炉,甚至有的地方还出现跪式服务。
交易双方人格平等
虽然每个人所从事的职业千差万别,但人与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被称作“上帝”的消费者并不比服务人员高尚。服务业由于其开门迎客的工作需求,需要为不同性格的顾客提供服务,但尊重从来都是相互的。
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尊重顾客不等同于顾客就可以随意轻视对方。轰轰烈烈的商业模式发展到现在,我们很可喜的看到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相比过去,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也很遗憾不时见到,不尊重服务行业人员的事件屡屡发生。
听朋友讲在健身房前台,遇见这样一幕。前台女店员与一男会员上次貌似发生过冲突,这次见到男会员脸色不太好。男会员于是指着女前台的鼻子破口大骂。其中几句意思是上次我虽然话说重了,但你这次态度如何如何不好云云。并叫嚣说要退卡。
店长唯有息事宁人,表态顾客总是对的。徒留前台小姑娘强忍住眼泪独自气恼。
好吧,你上次用很难听的话侮辱别人,还要求别人对你热情礼貌。这个要求可以有,但是首先应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服务人员应当提供周到、礼貌、专业的服务,消费者也应尊重、理解对方人格平等的需求。不要一味把自己凌驾于服务行业人员之上。
你可以主张你的权利与诉求,但作为一个成年人,请用冷静、理智、平和的态度和对方沟通解决问题。你生气、你不爽就悉数把垃圾一样的语言与恶劣的态度丢给对方,还要求对方不能生气。这样的要求是真把自己当做别人的上帝了。
商家出售商品、提供服务,希望用诚恳、贴心的态度打造口碑、提高业绩。消费者花钱购买产品与服务,享受等价交换带来的产品与便利。两者相辅相成,你提供,我需要。
商业营销需要提供良好的服务,反之顾客也要做文明的顾客。无论哪种服务行业,都是在用其劳动满足我们的更好的生活品质需求。从本质上来讲,和需要去工作来生存的我们一样,都要受到应有的尊重。
我们彼此需要,相互依存。
服务业的出现源于消费者消费需求的出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这也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不断涌现的细分服务极大地满足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需求。
吃早餐有早点铺或者早点摊位、打扫卫生有家政服务、不想出门可以点外卖、呆在家里也能网上购物、实体店不止面对面服务,甚至也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坐月子可以请月嫂、家人生病可以请护工、搬家可以找搬家公司、洗车可以找洗车行;出门可以网上提前预约车辆。
想健身可以请私人教练,心情抑郁可以找心理咨询师,腰酸背痛有按摩师,想旅游可以找旅行社,鞋子脏了有专业保养洗护,衣服脏了懒得收拾可以送进干洗店,宠物需要剪毛、洗澡、寄养都可以去宠物美容店,学龄期孩子没人接送可以送小饭桌,想学钢琴可以上门教。
无论你是否需要,或者有些服务项目暂时还没有用到,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精准又细微的服务给我们提供了极大便利,也最大化地丰富着我们的生活内容。
他们用自己的专业与劳动把我们从生活琐事、不擅长的领域中解放出来,我们才得以集中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表面上看,提供这些服务的商家赚了我们的钱财,实质上,正是我们的需要才催生了这样的商家。
我们彼此需要,互相依存,服务者提供我们需要的服务,我们用金钱交换自己的生活所需。商家的生存离不开消费者,而消费者也离不开商家所提供的各类服务。
需要良好的服务体验,请先成为有水准的消费者
消费时,我们都知道消费者权益,却往往忽略了权利与义务是相对的。是的,我们需要专业、周到的服务,服务行业也需要有水准的消费者。
首先,务必摒弃那种我花了钱所以我就是上帝的观念。因为花钱是为了满足我们自身的需要,我们得到了商品或者享受了服务。我们不是为了做慈善才掏钱。这只是一种利益权衡之下的交换。
既然是交换,贸易双方就是平等的。不要把无理、轻慢、粗鲁表现在言行举止上。
记得对他人提供的优质服务说声谢谢,面带微笑。通常,人们不会因为一个人颐指气使 而尊重他,却会因为对方亲和有礼而钦佩不已,并且乐意展现自己更高段位的服务水平。
有一次在宾馆退房,碰到一穿着夸张、脖戴金链的光头胖男士到前台登记入住,没和前台说两句话就嚷嚷起来:“什么破宾馆,登记这么麻烦,老子平时都住五星级酒店也不是这样的巴拉巴拉!”
总之,就是一副皇帝巡游被一介草屋委屈了的赶脚。酒店前台是个约莫三十来岁的女子,她只低头写着字,装作没有听到光头男士越来越大的嗓门与越来越难听的言辞。记得我入住时,听闻我担心睡不好,她主动为我调了远离街道的房间。
旁观的我只觉得一脸横肉的光头男咋咋呼呼很可悲,几十岁的人了,连句话都不会好好说。这样的人就像一个移动的巨型垃圾站,走到哪就把内心的垃圾倒在哪儿。
这样的言行不会让他人有任何好感,只会心生鄙视。即使那些暂且隐忍不做声的服务从业人员,内心正十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不断问候他祖宗也未可知。
其次,我们从来都知道自己的需求,需要被尊重、被重视、被满足,反之,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也一样,面对谦和有礼的人会开心,遭遇粗鄙无理的人会难过、会生气。
如今名满京城的小岳岳,每每聊及学相声前在一家饭店打工的经历,到现在还“恨”着一个客人。当时因把房号写错,账单多出两瓶啤酒6块钱,从退让打折到最后免单,好话说尽,连连道歉,足足被对方越来越难听的话说了快三个小时,同行五六人无一劝阻。最后以小岳岳被饭店当天开除而告终。看上去乐观开朗的岳云鹏一提起这件事就忍不住眼泪。足见此事对他的伤害之深。
如果我们能理解自己生存于世的不容易,也请将心比心理解他人工作的辛苦与不易。不要怀揣过于精明算计的心;不要得理不饶人;不要让语言像刀子一样刺向他人。
见到门房师傅打个招呼,问个早安;收到快递对快递员说声辛苦了;享受了人家的服务记得说声谢谢;超出对方服务范围的事情尽量免开尊口;该付的报酬不要一再压价甚至赖单。最重要的是,心怀感恩,对提供服务的他人报以平等之意、尊重之心。
高水准的服务和高素质的消费者应该相辅相成。我们之间的关系是互促成长,而并非只有相爱相杀。离不开又彼此伤害。
当我们享受金钱给我们带来的“上帝”之感时,请记得,上帝也应尊重他人。否则,只能成为到处制造乌烟瘴气被人人厌弃唯恐避之不及的“伤帝”。
生活中这样不知自重的“上帝”还有很多,相信随着经济进步,文明发展,我们身处的大环境会越来越好。
身为社会一员,与他人相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人际交往的金句。时刻记得,他人也是和我们一样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即使你是上帝,也请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