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王安石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王安石经历宋仁宗,宋英宗和宋神宗三朝,得到宋神宗赏识,进行变法,但最终失败。
01、自幼聪颖,才华横溢
1021年12月19日辰时,王安石出生在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一户官宦家庭中。
王安石自幼聪颖,酷爱读书,特别喜欢看历史方面的书,他记忆力极强,对所读内容过目不忘。
他思维敏捷下笔成文,文辞很华美。父亲对他要求很严格,要求他要观察社会,所写文章要言之有物,给人启迪?
他的父亲王益辗转南北,仅为一判官,他跟随父亲宦游各地,接触现实,体验民间疾苦。
王安石写的文章也越来越好,立论高深奇丽,旁征博引,始有移风易俗之志。
1037年,17岁的王安石随父亲到江宁。王安石在随父亲迁徙过程中,曾经在其舅舅家遇到了一个神童,叫方仲永。
随着时间的流逝,仲永的天赋慢慢被挥霍,王安石听到这种情况觉得很惋惜,写下了有名的《伤仲永》。
王安石志向效仿先贤,学习农耕、治水之术,做一番为国为民的大事。
王安石随父入京,以文结识好友曾巩,曾巩向欧阳修推荐其文,大获赞赏。
1042年,王安石赴开封参与会试,考中进士,王安石本被考官列名第一。
但他在应试赋中有“孺子其朋”一句,惹得仁宗不悦,与第四名杨寘互换,最终与状元失之交臂。
王安石心平气和地接受了这个结果,对好朋友曾巩说,状不状元不重要,自古以来,能做成事的人,不一定非要是状元。
他认为状元是虚名,真正重要的还是真才实干。由此可见,王安石从年轻时候就淡泊名利,心胸格局很宽广。
02、任地方官,政绩显著,倍受欣赏
及第后,王安石被授为淮南节度判官。任满后,他放弃了京试入馆阁的机会,调为鄞县知县。
王安石在任四年,兴修水利、扩办学校,初显政绩。
他开展了青苗法的试验,所谓青苗法,就是在春季青苗不接的时候,官府开仓借给农民粮食。
农民可以种粮食了,等到秋天丰收的时候,农民将粮食还给官府,并支付一定的利息。
这一方面使得农民可以有粮食平稳度过艰难的时候,也可以使得官府的粮食得到更新,还会有剩余的支付利息。
王安石离开鄞州回老家抚州时,途径杭州,写下名作《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三十岁的王安石,面对飞来峰,他踌躇满志,憧憬未来,仿佛天下尽在手中。
1051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勤政爱民,治绩斐然。
宰相文彦博以王安石恬淡名利、遵纪守道向仁宗举荐他,请求朝廷褒奖以激励风俗,王安石以不想激起越级提拔之风为由拒绝。
欧阳修举王安石为谏官,被他以祖母年高为由推辞。他心里装着的,从来不是官位,而是济世大愿。
欧阳修又以王安石须俸禄养家为由,任命他为群牧判官。
不久,王安石出任常州知州,得与周敦颐相识,周敦颐品行高雅,曾写过《爱莲说》,王安石很敬佩他。
周敦颐也很欣赏王安石的才华,两个人惺惺相惜,把对方当作知己,在周敦颐的影响下,王安石声誉日隆。
03、提出变法,未被仁宗采纳,拒绝做官
1058年,王安石调为度支判官,进京述职,作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系统地提出了变法主张。
在此次上疏中,王安石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地方官经历,指出国家积弱积贫的现实:
经济困窘、社会风气败坏、国防安全堪忧,认为症结的根源在于为政者不懂得法度。
解决的根本途径在于效法古圣先贤之道、改革制度,进而提出了自己的人才政策和方案的基本设想,建议朝廷改革取士、重视人才。
王安石主张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革除宋朝存在的积弊,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
并以晋武帝司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只图“逸豫”,不求改革,终至覆灭的事实为例,要求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
但仁宗并未采纳王安石的变法主张。此后,朝廷多次委任王安石以馆阁之职,均固辞不就。
士大夫们以为王安石无意功名,不求仕途,遗憾无缘结识,朝廷屡次想委以重任,都担心王安石不愿出仕。
后来,朝廷任命王安石与人同修《起居注》,王安石辞谢多次才接受。
不久,王安石任直集贤院、知制诰,审查京城刑狱案件,朝中士大夫都引为盛事。
04、性情耿直,得罪王公大臣,辞官
王安石在京任职期间,朝廷规定舍人院不得申请删改诏书文字,王安石认为立法不该如此,据理力争,得罪了王公大臣。
1063年,王安石因母亲病逝,遂辞官回江宁守丧。
宋英宗在位时期,屡次征召王安石赴京任职,他均以服母丧和有病为由,拒绝入朝。
05、深受神宗器重,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分析利弊
1068年四月,神宗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召见王安石,与他彻夜长。
畅聊国家时政,询问如何富国强兵,宋神宗被他的锐意改革的精神所吸引。
王安石提出“治国之道,首先要确定革新方法”;勉励神宗效法尧舜,简明法制。
觉得王安石就是那个和自己共创大业的治世人才,下决心重用王安石。
起用他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从此,王安石深得神宗器重。
王安石随后上《本朝百年无事札子》,阐释宋初百余年间太平无事的情况与原因,
指出当时危机四伏的社会问题,期望神宗在政治上有所建树,认为“大有为之时,正在今日”。
06、任参知政事,提议变法
1069年,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跻身执政之列。
王安石提出当务之急在于改变风俗、确立法度,提议变法,神宗赞同。
为指导变法的实施,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由王安石和陈升之共同掌管。
王安石委任吕惠卿承担条例司的日常事务,派遣提举官四十多人,颁行新法。
07、拜相,大规模变法,遭反对
1071年,王安石拜相,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开始大规模的改革运动。
王安石变法的目的在于富国强兵,借以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
宋神宗一直梦想像汉唐一样,国土辽阔,国家强大,百姓安居乐业。
王安石的变法可以说极大满足了宋神宗的想法,所以他一直很支持王安石。
虽然保守派势力一直没有停止攻击王安石和变法,宋神宗依然不为所动,一如既往信任王安石。
在以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推动下,陆续制定均输法、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等。
王安石还颁布改革科举制度法令,废除诗赋词章取士的旧制,恢复以《春秋》三传明经取士。同年秋,实行太学三舍法制度。
王安石无论提出什么新法,保守派都要在鸡蛋里挑骨头,一定要提出否定的理由。
在变法的前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库日益充足,北宋初年那种总是入不敷出的情况得到了大大缓解。
1074年,在王安石推行变法最深入的时候,一场北宋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旱灾到来了,饥民遍野,白骨累累,
纵使宋神宗再怎么信任王安石,可是上书反对变法的人还是络绎不绝,郑侠的一副《流民图》深深刺激了宋神宗,他这次真的动摇了。
宋神宗下令暂停新法,王安石以及变法派更被孤立了,王安石选择辞去相位。
王安石被罢相回到江宁行至京口(今镇江)和瓜州(今扬州南),他吟诗一首: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08、二次罢相,退隐
一年后,王安石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因君臣间在变法上的分歧而罢相,出判江宁,累封为荆国公。
可是二次拜相,改革内部力量分裂更厉害,新政确实没有希望了。王安石辞去官职,此时他已经五十六岁。
冬天,他望着梅花,又得一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这傲雪的梅花,只透出淡淡的香气,映照着正是含蓄深沉的自己吧。
09、神宗去世,新法被废
1085年,神宗去世,本以为自己不在其位,还有皇帝支撑着自己的理想,神宗这一走,王安石的梦想彻底碎了。
1086年,保守派得势,他听说政敌司马光已掌握了相权,新法皆废,一生经营之事业,都付之流水。
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10、文学成就斐然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诗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
初登相位,王安石心情舒畅,终于有机会以天下为舞台施展拳脚。这年新年,他写了一首《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是王安石变法新政有了起色,春风得意,一挥而就,此刻他是多么喜悦啊!
其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有《临川集》等著作存世。今人辑有《王安石全集》。
王安石面对美好的大宋江山,写下著名的《桂枝香·金陵怀古》,这首词美得沁人心脾。
全篇没有特别复杂的字词,没有繁重的掉书袋,所有描写的意象都可以清晰浮现在脑海中。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王安石,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一心为国为民,矢志变法。
改革之初得到神宗支持,因改革触犯上层社会利益,最终改革遭到失败,令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