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 之 韵 (散文)
提起夏天,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是聒噪的蝉鸣? 是灼人的烈日? 还是突如其来的暴雨? 于我而言,夏天很丰盈,它绝非简单的炎热二字所能概括。 它更像一首跌宕起伏的交响曲,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充盈着独特而饱满的韵味,等待着我们去细细品味。
夏之韵,首在其“声”。 蝉鸣,是夏天最响亮的背景音,最耀眼的“明星”。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树梢上便“知了——知了——”地唱起来,声音由低到高,由疏到密,汇成一片汹涌的声浪,仿佛要把积蓄了一整夜的力气都喊出来。 这声音虽单调,却带着一种原始的生命力,是盛夏最执着的宣言。 午后的雷雨则奏响另一乐章。 闷雷在云层深处滚动,像巨人沉重的脚步。 倏忽间,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在滚烫的地面上,溅起一片白茫茫的水雾。 雨点敲打着树叶、瓦片、窗棂,嘈嘈切切,如同千军万马奔腾而过。 雨后,蛙鸣便在稻田里、池塘边此起彼伏地响起,“呱呱——呱呱——”,带着泥土的湿润和清凉,宣告着短暂的喘息。
夏之韵,浓在其“色”。 阳光是这个季节最慷慨的画师。 它把天空涂抹得深邃湛蓝,云朵漂洗得蓬松雪白。 树木不再是春日的嫩绿,而是浓郁得化不开的翠绿、墨绿,绿得发亮,绿得深沉,仿佛每一片叶子都在阳光下饱吸了能量。 池塘里,荷叶田田,硕大的圆盘挤挤挨挨,托起或粉或白的荷花,亭亭玉立,暗香浮动。 田野间,稻浪翻滚,铺展成一片辽阔的金色海洋,预告着丰饶的讯息。 就连傍晚的夕阳,也燃烧得格外热烈,将西天烧成一幅壮丽的橙红金紫的油画。
夏之韵,妙在其“味”。 这味道,是沁人心脾的清凉。 刚从井水里捞上来的西瓜,一刀下去,“咔嚓”一声脆响,露出沙瓤红心,咬一口,冰凉清甜的汁水瞬间溢满口腔,暑气仿佛被这甘甜驱散了大半。 路边小摊上,老冰棍冒着丝丝白气,舔一口,纯粹的甜与凉顺着舌尖蔓延,是童年最直白的幸福。酸梅汤在玻璃杯里晃荡,深褐色的液体里浮着几颗梅子,一口下去,酸甜交织,生津止渴,五脏六腑都熨帖了。 这味道,也是烟火人间的热情。 傍晚街巷飘起的烧烤烟火气,孜然辣椒面儿混合着肉香;奶奶摇着蒲扇,在灶台边熬煮绿豆汤时溢出的豆香;还有雨后空气中弥漫着的、裹挟着泥土和青草气息的湿润芬芳 …… 这都是夏天独有的、令人心安的烟火气。
夏之韵,深在其“触”。 阳光晒在皮肤上,是火辣辣的亲吻,汗水顺着额头、脊背无声地滑落,衣服黏黏地贴在身上,提醒着我们去寻找一片浓荫。 树荫下,凉风习习,拂过汗津津的皮肤,带来一丝惬意的轻颤。跳进清凉的河水或泳池,“扑通”一声,冰凉的水包裹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在欢呼,那是极致的舒爽。 夜晚,躺在竹席上,摇着蒲扇,数着满天繁星,感受着温热的风与夜露初降的微凉交融,是夏夜独有的宁静与安逸。
夏之韵,更在于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意与蓬勃不息的生命力。 它不似春的含蓄,秋的萧瑟,冬的凛冽。 它是坦率的,热烈的,甚至是有些霸道的。 它用高温催促万物生长,用暴雨冲刷大地尘埃,用最浓烈的色彩和最喧嚣的声音,宣告着生命最旺盛的时节。 它教会我们在酷热中寻找清凉,在喧嚣中感受宁静,在挥汗如雨后体会那份独有的酣畅。
所以,夏天啊,它不仅仅是日历上的一个季节。 它是耳畔的蝉鸣蛙鼓,是舌尖的清甜冰爽,是眼底的碧海金浪,是鼻息的泥土芬芳,是皮肤感受的灼热与清凉 …… 它以最饱满的姿态,谱写着这独一无二、浓墨重彩的生命之韵。
当你用心去听、去看、去尝、去触,便能在这炎炎夏日里,品咂出无穷的韵味与生机。 它告诉我们,原来最极致的“热”,也能孕育出最动人的“美”与最深刻的“活”——夏天,本身就是生命最热烈的证明。
夏之韵 (诗歌)
第一章 · 晨光初象
当溪水咬碎第一颗露珠
蝉鸣便从竹影里抽出金线
纺织着七月的经纬
老槐树抖落满身星屑
把昨夜未凉的梦
晾晒在瓦楞起伏的波浪上
晒谷场翻涌着麦香
石磨咀嚼着豆粒的私语
穿红肚兜的孩童追着蜻蜓
脚印烙成大地新鲜的印章
第二章 · 午时流火
荷叶托起整个天空的湛蓝
游鱼在云影里筑巢
雷声在远山后磨着镰刀
预备收割蓄势待发的暴雨
卖瓜人切开翡翠的月亮
清甜在唇齿间炸成烟花
蒲扇摇碎树荫的银币
买下片刻晃荡的清凉
第三章 · 暮色沉降
炊烟钓起西坠的夕阳
蛙鸣在稻浪间铺设琴键
萤火虫提着灯笼校对
荷叶上未干透的诗行
井台边飘着冬瓜汤的絮语
竹床讲述银河的古老传说
晚风蘸着薄荷的湿润
把疲倦熨帖成安睡的绸缎
第四章 · 夜曲浮沉
星芒在青石上淬火
蝙蝠的针脚缝合天幕
茉莉在暗处拆解自己的香
交给露珠快递给黎明
月光漂洗着晾衣绳上的碎花裙
蟋蟀调试着大地的音箱
当西瓜籽在土里翻身
整个盛夏在根系中再次拔节
2025. 06.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