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水滴摄像头,直播背后的隐私权

      最近一篇《一位92年女生致周鸿炜,别再盯着我们看了》的文章,在朋友圈引热的同时,被媒体摊上了新闻版面。又一次,直播和隐私权的矛盾被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

      监控,本应慎用在公共场合,它的内容也只有商家和公安机关可以有权调取。但这次披露出来的直播事件,让大部分都知道了,原来监控还可以网上直播。我们不经意间的行为,就可能被一些公然直播的监控给捕获。

        360水滴摄像头这款产品,因其免费和便于安装,可以在多平台上查看实时监控而受到商家的追捧。商家或者工厂使用它的初衷,一开始本就是监控员工或者店里的实况,以便更好的管理。这实质上是正常的,换作一般的监控,作用也可以达到。但是水滴摄像头由于其可以联网,在有些商家甚至不清楚其功能的情况下,开启了网络直播的功能。

        一旦监控公开化,隐私权就应被法律的准绳重新衡量。因为水滴摄像头本身很小,不易被进店的顾客或者员工发现,而一般的商家又不会贴牌注明监控摄像头。 所以导致了怀疑隐私权无意被侵犯的这起事件。

        事件的更深层问题还在于,监控的直播内容是360与某直播平台合作的。那么更让人怀疑的是,我们这些被侵犯的隐私权竟成为了公司的某种盈利的工具,这就更值得深思了。 一旦道德层面的问题上升到商业层面,不得不考虑法律的作用。 

        兴许,这也是后全球化时代的一种产物。世界越开放,隐私就越少。不远的将来,脑电波技术一旦被攻克,连你梦里,脑力想什么,兴许也可以知道了。  但,人类的道德底线是否能拉住科技发展这匹黑马?这将是我们现在以至未来几十年都逃避不了的话题。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