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警察不是警察”,“假人民币不是人民币”,那么“假分数为什么是分数”?既然是分数,还分真的?假的?数学可是很严谨的,这么起名字有什么道理?要想给学生释疑,老师得先弄清楚这些疑惑。于是,我就跟这些“真分数”“假分数”较上劲了。
今天上午就上演了辨别分数“真”“假”大战。场景如下:
课前一乐
数学课上,老师提问学生真分数、假分数、百分数的概念。小军说:我考试没作弊,我的成绩是真分数,小明作弊了,他的成绩虽然优秀,但是是个假分数,小红考了满分,她的成绩是百分数。
此“分数”非彼“分数”,你懂的!你乐了吗?
me:昨天晚上我上超市买了几个圆饼。请大家来判断下边几句话的对错。
(1)我吃了一个圆饼的3/4。对。那么3/4的意义是什么?你能用图表示出来吗?它是我们昨天学习的真分数。
(2)我吃了一个圆饼的4/4。对。请问,4/4是一个分数吗?它的意义是什么?你能画出来吗?4/4也是一个分数,只不过它的分子等于分母。
(3)我吃了一个圆饼的5/4。错。因为把这个圆饼看作单位一平均分成四份,最多只能吃四份,即4/4,也就是1个全吃完。那么请大家想一想,5/4这个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正确的分数吗?请你在练习本上画图,表示出5/4。5/4也是一个分数,只是跟以前见过的分数有点不一样,分子大于分母。
那么这道题怎样改一下就对了呢?(有两个圆饼,我吃了5/4个,妹妹吃了3/4个)。
请大家看图思考,这幅图能用5/8表示吗?(学生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
设计思考:追溯学生之前的学习经验,在学完分数的意义后,积累迁移过来的经验不正是“一个整体可以是一个图形,也可以是一组图形”吗?按照这样的推理,两个圆饼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8份,其中5份就是5/8,怎么会是5/4呢?
不能。因为我们是把一个圆饼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四份,表示其中的3份就是3个1/4,表示其中的五份就是5个1/4,也就是5/4。没有5份怎么办?在4/4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1/4,但要注意,增加的单位1必须和原来的单位1大小一样,平均分的份数也一样。所以这个地方,一定要先强调单位1是谁。
单位1也可以是一个图形,也可以是一组图形,如果把两个圆饼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八份,其中的五份才应该是5/8。
设计思考:
从学生孰知的真分数入手,分数单位依次累加,然后就会发现,当吃到4/4的时候就没有了,不够了那怎么办呢?再拿一个饼呗,再吃掉一个饼的1/4,跟刚才吃了4个1/4合起来就是5/4了,假分数的产生顺利成章。
接下来就可以,介绍这个特殊的分数――假分数了。
像4/4,5/4这样,分子等于分母或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也是分数,假分数都等于1或大于1。
鼓励学生质疑:
既然假分数也是分数,那么它假在哪儿呢?起名字可是要有个说法的?真假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起一个假分数这样的名字?
me:趣味神侃
分数的本质就是真分数。最早的分数就是在度量大于0,而小于1的背景下产生的,分数,分数,分什么呢?把数平均分一分,就是分数。再看分数的组成部分,分数线下面的叫分母,母是什么?母亲就是妈呀,那么分母就是分数的妈,就是指这个整体平均分的总份数,上面的叫分子,子是什么?子就是儿子,子是由母而来的,所以分子的数值小于分母。也就是我们之前一直接触的真分数。按照这个说法,真分数事实上表示的是一个整体中的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所以真分数一定是小于1的。
子由母而来,如果分子大于分母的话,那就不是真正的母子关系,称之为假分数。
母亲是伟大的,所以她把子女捧的高高的.分数线是分子与分母分开的标志。
刚才我们是从字面上调侃了真分数和假分数,虽然有点搞笑,但是也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假分数究竟假到哪儿呢?我们再从数学的角度来分析,4/4,表示把单位一平均分成四份,表示这样四份的数,除了可以用4/4表示,还可以用哪一个数来表示呢?(整数1)再比如8/4,还可以用哪一个数来表示呢?(整数2),它假就假在,假分数除了可以用分数形式呈现,它还能写成整数形式。
再比如5/4,也是一个假分数,它假在哪呢?它假在还可以写成1又1/4的形式,也就是还可以写成一个带分数。指导学生看图。5/4还可以看成完整的1和1/4的和,写作1又1/4,读法。介绍带分数的概念。
像这样由整数部分和一个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的特点是什么?带分数一定大于1。
请大家想一想,分数可以分为几类?分数可以分为真分数和假分数两类,其中带分数和整数都是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
总之,不管真分数还是假分数,它们形式上虽然不一样,但实质上都是分数单位累加的结果。
如果把数学学科比作一个人,那么她就是一个低调、不善言谈的人,但是,你越走近她,了解的越深入,你就越能发现她的美,然后被深深吸引。
――来自备课的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