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毛姆曾说书籍是人类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我想,如果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厚重,命运的洗礼,毛姆是不会有这样的感悟的。好的书籍之所以称为良师益友、灵魂伴侣,不仅是因为它们是传递了人类智慧,让我们明智,还因为它们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能量补给站,让心灵更强大。

王蒙在《有些人知道得挺多,但没脑子》一文中,讲到书具有条理性、理想性、概括性。条理性与概括性想通,因为书中的世界是人脑对世界进行编码加工后创造出来,所以有条理,但不全面,那么,有了这种加工后,便赋予了这个世界一种精神,这便是理想性。在这三种性质中,最至关紧要的是理想性。

一本好书之所以好,就在理想性的塑造上,正如文以载道。这样的书里自有一种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超然高意,所以书籍能给人精神抚慰,让人见之忘俗。于是,生活中琐事纠缠,生命中的求之不得,都在这个理想世界中有了慰藉。

所以毛姆说书籍是人类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卷中的桃源乌托邦,弱者见强,愚者见智,平凡见伟大,困顿见希望,这是读书的一大享受之处,所以古人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即生活中所不足,可逆向往书中求一种精神解脱,不啻为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