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用自己相对独立的思考,来完成对于世界的完整认知;同时,依托于自己的完整认知,采取行动,不断地改进提升自己的生活。
1
你自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认知世界的体系。这个体系是自从你接受教育以来,数年如一日逐渐积累而成。而且需要是前后一致,不能相互矛盾的。如果你在年轻的时候缺失了这一部分的培养训练,那你现在期待的所有进步,都需要先还清以前的债务,才能谈增量。
2
认知体系一方面需要自洽,另外一方面也需要有包容不同元素和自我更新的能力。因为我们的认知水平最终会反映到我们的现实生活,从而你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会形成一个稳态。这算是自洽的体现,但是也是停滞增长的迹象。成年人比较自以为是,一方面他们会认为自己是哲学家,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另外一方面,他们可能也为自己的现实所困扰,认为自己过的不好,但是很多人却并不能看到这一层的关联。
3
信息分层分级的意义在于,我们输入的信息会影响我们的认知,我们的认知会决定我们的生活处境。于是,为了让我们的认知更自然、更安全地增长,我们需要对信息摄入进入一定程度的管控,以确保不会出现相互矛盾的情况。相互矛盾是自我内心痛苦的主要来源之一。比如你又想要高收益又要稳定无风险,这就是相互矛盾的。
4
怎样做好分级?这里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每个人能做好的就是,给不同信息来源赋予不同的权重。检查一下你日常的信息摄入渠道,分别有什么来源,每个来源对应的人、机构分别有什么?给他们赋予不同的权重。在信息对你的情绪、认知影响方面,需要给不同来源分配不同的权限。
5
如何分配权重?我个人有一个原则,行动大于言语,输出大于宣称。也就是观察一个人,多看他过去做了什么事情,有什么输出,而不是看他宣称自己要做什么,或者宣称自己有什么样的头衔。现代社会很吃头衔这一套,比如XX达人,XX权威,XX第一人,XX王子,XX天皇……这些多是为了营销自封的标签,虽然符合品牌传播的规律,但是对于我们成长认知,我们需要破除这些光环效应。
6
我希望看到的是,每个人用自己相对独立的思考,来完成对于世界的完整认知;同时,依托于自己的完整认知,采取行动,不断地改进提升自己的生活。也就是,所谓的分层分级的目的,不是为了划分三六九等搞一个鄙视链,而是为了让我们有实质进步。这一点很多人容易搞混,分层不代表不尊重,而意味着,对于不同层级的人,分配不同的注意力,允许其在多大程度上对你产生影响。
7
当你自己在内心有一个分层分级、区别对待的理念的时候,你就知道怎样对待不同的信息来源了。例如针对以下不同的人物或者信息来源,你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分层分级意见:
7.1A是在行业内不断进步的人物,有自己的持续产出的作品、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且你自己也见证并分析了其行为轨迹,能梳理出其中前后一致的逻辑
7.2B是你在朋友圈里加的好友,但是你们平常不沟通,也没有相互了解,唯一的互动就是你找他投票,对方给你过节群发祝福
7.3C知乎、微博或者新闻网页下的一段匿名或者ID不详细的网友的评论,关于新闻或者关于某个话题的意见
7.4D新闻联播上的新闻动态或者人民日报上的评论文章
7.5E社会新闻或者弹出窗口里的事件或者评论
7.6F专业领域内的教材或者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刊登的科研成果
7.7G上市公司新一季度披露的财报或者某个股民群里的传言消息
7.8H某些群里转发的腾讯十周年转发就送Q币或者不转不是中国人的评论
7.9I我写的文章,或者其他人的文章,或者微信公众号上的软文
7.10J其他你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来源,比如你朋友你亲戚你同学
7.11K百度搜出来的结果前几条
8
每个人在生活中接触到信息的渠道不同,所以本篇文章的核心在于,希望你有一个意识开始做输入信息的区分,从而着手建立自己的判断体系。但是最后的重要提醒就是,你做信息分层分级的目的,不是为了论证谁牛逼或者谁傻逼,而是,你自己要进步。否则的话你非常容易变成那种眼高手低、看谁都不顺眼而自己却没本事的人,这种人在社会上有很多,这种能力也根本不值钱。
9
我用一个类比结束本篇文章,这就像我们的饮食一样:第一你不能什么都吃,意识到不同食品的安全性,是你顺利生存的保证;第二当我们生存了以后,我们会开始追求营养的搭配;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还要有消化能力,才能把食物中的营养吸收,用于我们自己的健康身体。
10
十年前这篇文章可能没什么价值,因为信息没有泛滥到可以塞满你每天所有醒着的时候,而现在你的注意力在被不同的信息来源抢占,就像八国联军时代的圆明园,被不同商业机构、人物烧杀抢掠,如果你再不做点什么,我也就只能祝您身体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