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自出现以来早有学者关注研究,我这里只是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很多老师和家长会劝青少年别看所谓的“网络垃圾”,而大多数青少年却屡教不听,我就是沦陷大军中的一员。记得看的最厉害的时候是初三到高二,只要有时间就看,尤其是假期的时候往往日夜颠倒,看小说到凌晨。记忆中有一次高三,6.20的早读,我彻夜未眠,看到6.,第二天上课感觉就像踩着云,头昏昏沉沉,伴随着数学老师的教导抬都抬不起来。
当我缓过神来再去看看玄幻小说,发现它们并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对于我来说,它们影响了我的一部分(当然也可能是因为我本来就是一个热血青年,这当然听起来很中二),以下列举一些作品和我感觉给我印象最深的部分:
1.斗破苍穹:初二还是初三的时候同桌给我看的,当时是看了纸质版,然后就义无反顾、十头牛都拉不回来开始不眠不休,当然,在我心中,这是一个爽文,读完没啥感觉,就是爽。
2.武动乾坤:前期最喜欢的玄幻之一。我喜欢林动的性格,他和小貂、小虎的相逢是我最喜欢的,他不完美的结局也是。前前后后看了有十二三遍吧,至少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心中最爱的男娃娃了。
3.唐家三少斗罗系列:全新体系的塑造。
4.神印王座:采儿那段看的我眼泪直掉,唐家三少的主人公总是单纯勇毅、长得好看、男女主从小在一起便没分开,不得不说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
5.武极天下:林铭进入更高世界的时候有一次举办登顶大赛(我也不记得了),印象很深的是第一个人因经受不住压力掉下去后内心的无助:“不会啊,宗里的长老说我是千年一遇的天才,我怎么会是最差的?”其实更让我们看到普通人吧,作者并没有把视线全部聚焦在主角身上,也让我们看到广阔世界,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很优秀,只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们还没有见到更好的。
另外一个情节是林铭不能修炼后被扔进了自己的家乡,遇到了童年的敌人朱炎,看到了他的人生,看到了不如自己的人的生活,他们也在认真的活着,经历了几世人生。写得很好。
6.修罗天帝:秦命。命,自古以来就有一种逃不开的宿命感,看了这个小说我才发现我真的喜欢大团圆的结局,我喜欢爱的人每个人都平安,也希望好人有好报,恶人自有恶人磨,希望这个世界严格的遵守这样的秩序。可是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每个坏人也不是天生就坏的,我还是相信人性本善。
其他还看过很多小说,不过那些小说我都是看过了就看过了,现在也没多少印象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阅读要求越来越高,我很开心短短几年我便又看到了好多很好的作品。
7.狂枭:本质上还是爽文吧,但是书里对现实的影射,我总觉得maybe it's true.
8.雪中悍刀行:啊啊啊,去看就好了。
9.庆余年:已经被改编成了电视剧了——,我最喜欢猫腻的一本。
10.大道朝天:一本新书,人物形象还挺好的,还有作者在书里究极探究的问题吧,对立的双方我们不能说谁对或者谁错,这是观念的不同。但是,我总觉得,苍生就是苍生,达尔文那一套已经为很多施暴者找了理由了。
11.间客:我真的服了,猫腻很厉害。个人认为塑造最成功的人是帕布尔吧。读去吧¶(⁄•˅̮•∖)⁋。
12.永夜君王:世界架构完整。
13.诡秘之主:穷神小克的塑造更像是一个正常的穿越者,爱生怕死,看到权威甚重的人也会感到威压,能生存时且生存,但内心依旧有些自己的原则和道义,便是良心。最令人感动的是第二部吧,更多看到了普通人,放作者原话吧:“这一部的名称是“无面人”,预想的是有三层含义,注意,注意,以下是阅读理解标准答案。
一是指晋升为“无面人”,这个最简单,最容易就想到。
二是代表小克在贝克兰德的生存状态,用假的面容,假的姓名,假的身份,和人认识,处理事情,卷入风波,但回到家里,却依然是孤独的,冷清的。
三是指那些在大时代里或被碾成粉末,或匆忙涌来的人们,在历史书里,他们没有姓名,没有样子,没有过去,没有生活,只存在于简简单单的数字或描述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不就是“无面人”吗?最简单的龙套,最不引人瞩目的炮灰,谁会关心他们的脸孔是什么样子?
就像那句“岁大饥,人相食”,简简单单的六个字蕴藏了多少悲伤,痛苦,残忍,血腥和绝望,又浓缩了多少没有脸孔没有姓名的活生生的人?数以万计,数以十万计,数以百万计!
所以,我尝试着给时代浪花里的老科勒,丽芙,弗莱娅一些描述,尝试着还原这些“无面人”的希冀、艰难和悲剧,让他们看起来像是人而不是数字,虽然这第二部零散的一大原因,但却是暗藏的主线。
随着他们的逝去,更多的和他们一样的人涌入,“无面人”始终存在,他们是时代的垫脚石,也是时代的开辟者,更是整个故事真实沉厚不可缺少的角色。
考虑到这样,我摈弃了更悲伤更有震撼感的收尾,毕竟这一部叫无面人,最坏的时代最好的时代颠倒后的前后呼应,就能很好很有力地表达我想要的东西,时代推进,无情无奈,但脚下却躺着簇拥着数不清的无面人。”不多说了,真的好看。
说到这里也差不多了,还有还多没提到,可能是我忘记了它们当时给我的感受,也许我再读,还会沉浸其中。其实我读的第一本小说是《坏蛋是怎样炼成的》,还有好多好多被排斥在正统文学之外的,像《盗墓笔记》《心理罪》,当然这些受众都比较多了。我记得我每次读不同的玄幻小说都会有新的感动和收获,这些年数次提笔想要写写自己的感受,但总是懒。很遗憾的是现在回想起来都是支离破碎的片段,再没有了刚读完后热腾腾的内心感受。不管怎么说,它都带给我了少年的感动和热血。我想哪个少年不曾梦想过成为征战沙场的男儿百夫长,或者惩恶扬善、快意情仇、“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侠客,是为兄弟两肋插刀、一生为情为义的性情中人呢?你恨你生不逢时,我恨我生为女儿。
我还想说,没有完全是垃圾的作品,只有不会读的人。古往今来,人们总是崇古尚古,今人自不免俗。杜甫《戏为六绝句》曾言“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我们现在的人大肆批评网络小说,但没人能否认它的生命力。就像清时被批评的《水浒传》,近些年的金庸、古龙,当它们成为过去,它们也被奉上了神坛,我不相信那个时代没有人觉得这是糟粕、是快餐文学,但是它们,终究过去了,而属于这个时代的网络小说,也终究会过去。理性看待,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
一代人终将老去,总有人正在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