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上午,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我带着儿子去附近的篮球场去打篮球。
大概是接近中午,太阳有些晒的缘故。运动场上的篮球架竟然有空的。
我和儿子两个业余球员很轻松地拥有了一个专属球栏玩起了投篮。
正在玩的时候,旁边一个小姑娘试探性地问我,可不可以一起打?
我欣然欢迎她的加入。
一起打球的过程中,我们也聊起了天,聊天中知道这个姑娘是一个初一学生。因为初中学业较紧,小学时爱打篮球的爱好被父母阻止,让她以学习为主。当然,偶尔可以打一打。
小姑娘的篮球打得很专业, 动作和姿势无不显示出专业的水准,她甚至能看到旁边一群打球的小男孩都打得比较专业。
当问及她的学习时,她说小学时成绩不错,到了初中开始有点下降,不过她在讲述的时候挺从容,相信她会通过努力提升上去的。
她说到语文考试丢分在阅读理解上,我跟她简单分享了一下,再做阅读理解,一定要“九分读,一分写”,重点在读上,最少读三遍,再下笔做题。另外,平常要多看书,泛读是增加阅读面,精读就是锻炼自己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我希望这个方法能帮助到她。小姑娘笑着说:“阿姨我觉得你像个老师,讲得这么专业。”
我笑了, 告诉她,我是我儿子的老师,我也是跟着别的老师学习,然后教给我儿子,我希望他以后有更高效的学习方法,然后在学习上不至于太吃力。
小姑娘边投篮边说:“做你孩子好幸福呀!”
这句话很熟悉,儿子经常说“妈妈,我好羡慕我自己有这样一个好妈妈。”
我笑了笑,此刻敲打键盘的我,眼眶突然有些发潮,每一个想给孩子轻松高效生活的妈妈,不知道是不是像我一样,有过太过好艰难的过往,所以更想给自己孩子一个放松自在的空间,但又不至于在社会上没有竞争力。
深吸一口气,继续写这个小姑娘。
小姑娘说她的家长每天早上在喊她起床时,对她说的第一句话是“你以后要考清华,北大呀!”
然后,她这日复一日的唠叨声中就快速起床了。我愣了愣,没有问孩子听这句话时的感受是什么样的,我内心只觉得这句话听起来满满的压力,更何况还是天天这样说。
我压住问小姑娘爸妈是不是清华或北大毕业的好奇,我也相信她的爸妈绝对不是。这样每天都对孩子念,即便孩子真的希望以后考上清华北大,也会被这样的声音念叨到起逆反心理。
纵然小姑娘以后真的考上了大学,而她的内心也会有一种声音“我是为你们考上了大学,你们满意了吧”的无奈感。因为她早已忘了考上名校到底是自己的梦想还是父母对她的期待。
做父母的希望孩子好的心,没有问题。但还是要适时地控制一下自己“望子成龙”的那颗心,试着对孩子少些这样的唠叨和要求,即便想强化这样的目标,也要学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听听孩子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或者,直接带着孩子去清华和北大校园走一走,感受两所高效的气势和氛围,让孩子真的对两所学校充满向往;或者,没事了找些名人传记,如果是清华北大毕业的名人,就讲给孩子听,特别是孩子感兴趣的领域的名人,让孩子在偶像的吸引下愿意自己去努力。
这样的方式都好过天天念经式的唠叨孩子“你以后要考上清华和北大”!如果你觉得唠叨有用,你可以试试让一个人天天在你耳边说“你要年入千万呀!”说上一年,你感受一下,会是什么样的体会?如果你真的听了一年就能赚到一千万,那就去继续唠叨你的孩子,如果你想打死那个天天唠叨的人,那就请闭嘴吧,还孩子一个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