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基本上都是在慈溪处理售后。
出现了问题总得解决。
所以那几天就很少安排客户们吃饭,也没心情吃饭,也没脸面吃饭,自己质量都不过关咋好意思和客户吹嘘?
但是呢,有一天下午,等所有事情办完都快到六点了,一时兴起想喊几个当地熟人出来喝酒,既然出来了,而且后备箱带了两三箱白酒,那不能白带呀,总得和一些熟人培养培养感情。
两个电话出去,恰巧熟人A和熟人B都有空。
于是我赶忙定饭店定包厢。
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起我一个客户C,这个客户C和熟人B貌似关系比较好。
这个客户C呢,和我之间关系也比较好,认识也有两三年了,但是私下里出来喝酒却没有过。
熟人B是一家工厂的技术负责人,江苏人,在这边已经有几十年了,和这边的老板们关系都不错,因为这边老板厂里遇到难题了都会联系熟人B过去帮忙解决。
于是我又马上联系客户C,并且说熟人A和熟人B都在。
结果,客户C那边也有几个朋友,他们刚好准备要吃饭,客户C问我们这边几个人,就他们俩的话就一起过来。
那我就为难了。
理论上过去肯定是好的,难得能和客户一起吃饭,是个培养感情的好机会,但是呢,熟人A和客户C之间的关系咋样我并不清楚。
熟人A,是自己人,准确的说是我大舅的自己人,那于我而言便也是自己人了。熟人A在这个圈子里也是一个很关键的人物,属于资源型人物,加上还是长辈,那我肯定得有点分寸。
经过我一番考虑后,我决定不过去了。
没想到呢,客户C又打电话给我,说他都说好了,他和熟人B和熟人A都通过电话了,说好一起过去了。
既然这样的话,那我就没有什么好顾虑了。
于是我开车把他们都拉过去了。
慈溪这边人心态都特别好,只要是吃饭,那只是上半场,下半场肯定是去KTV。
这次也不例外。
我们三四个人喝了两瓶白酒,另外几个人都没喝酒,这个量算是正好,到KTV还能再喝点啤酒,如果白酒超量了,那在KTV只能懵圈了。
到KTV后,作为小辈的我,得先上去吼一吼,助一助兴。其他人呢,聊天的聊天,点歌的点歌。
吼歌也是有讲究的。
我一般都会选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的歌,比如《精忠报国》这一类,这样能和他们共歌一曲。
东东呢,上来就是《魔鬼中的天使》,这样咋共歌?虽然你唱的很好听,可是谁又会用心的去听你唱歌?客户们又不是小迷妹。
唱完我就和东东说了,下次点歌得注意些,得点一下其他人能“共鸣”的歌。
为什么说这边的人心态都很好?别说本地人了,就是在这边打工的外地人心态都很好。
慈溪这边上班正常是上午加下午,中午休息两个小时,很少需要加班,属于比较有规律的那种。
我经常看到的是什么现象呢?
有一些妇女,在休息的时候,会拿着手机,带着耳机,在练歌,而且练的很尽情。
那男士们呢?
没事串串门,走走老乡,聊聊天,谈谈心,喝喝酒。
这些动作使我很受感染,就是连我都能感觉到他们的幸福。
所以这边的KTV生意都特别好,而且还特别多,每到晚上,那都川流不息。不管是老板还是打工的,都是KTV的常客。
经过这次和客户C一起唱歌喝酒呢,彼此之间的感情也算是进了一步,就是对彼此的认识更加立体了,不再仅局限于是办公室的状态,还有饭桌上、KTV包厢里。
感情一旦到位,那生意做起来总会顺当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