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都江堰
都江堰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的大型水利工程,由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建成后不但消除了岷江洪水泛滥,其灌溉能力还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几年之后,秦国再次开工了一项规模更大的水利工程,而且居然耗时十年之久,这是一项怎样的工程呢?秦国目的何在呢?
背景
战国时,以七雄为首的诸侯之间兼并战争十分剧烈,各国都在尽力发展自己,即使不能消灭对手,至少可以自保图存。而秦国在张仪连横策略成功之后,又采取远交近攻的手段,继续分化蚕食各国。秦国不断得到诸侯的割地赔款,成为实力最强,最有望实现天下统一的国家。
此时,韩国是秦国的东邻,身处四战之地,经过多年的战争,其实力在七雄之中已经沦为末流,随时都有可能被秦吞并。
阴谋
在这样的情况下,韩国国君韩惠王苦思冥想应对之策,终于设计了一个自认为完美的计划。
他让国内著名的水利工程师郑国为代表,入秦游说秦王修建一条大型灌溉渠道,位置在关中平原东西向的渭河流域,名义上是以都江堰为成功案例,修成后可以促进农业发展,其真实目的是在向秦国卖好,转移秦国的注意力,拖延秦国东出的时间,最重要的是消耗秦国的经济实力。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阴险的计划,为秦国挖了一个坑。秦国会入套吗?
秦王嬴政
公元前246年,郑国代表团来到了咸阳。此时秦王嬴政还是一位年仅十四岁的少年,而且刚刚即位。
不知道是郑国代表团把修建计划说得天花乱坠、天衣无缝?还是少年国君年幼无知、胸无城府,总之他被韩国人的忠心打动,这样一个略带荒谬的、并不急迫的浩大工程计划居然很快得到了批准,而且任命郑国为工程总指挥!
工程上马
秦国所属的关中平原东西数百里,南北数十里,是秦国的粮食基地。平原地形特点是西北略高,东南略低。泾水和洛水是渭河的两条支流,泾河从今陕西北部群山中流出,进入关中平原后与渭交汇,然后再一直向东注入黄河。而北洛河是平原东部另外一条渭河的支流。
郑国的工程计划是:开凿一条长达300余里的引水渠,西引泾水东注洛水。说明白点,就是要沿着平原的北部山脚修一条与渭河几乎平行的干渠!
从地形上看,干渠分布在平原灌溉区的最高地带,一旦泾水水流由于淤塞、地形等原因不能顺利入渠,则是白白耗费时间和人力物力;如果这样,上万人辛苦劳作的效果等同于愚公移山!
阴谋败露
在施工开始后,有明白人看透了韩国的计划,向秦王揭穿了其真实意图。因而郑国命在旦夕。郑国分辨说:当初修建水渠确实动机不良,不过是想拖延时间,为了韩国续命;但是一旦水渠建成则惠及关中平原的农业发展,对秦有万世之功。
秦王政虽然年轻,但的确有英明神武之气,他认为郑国的话有道理,值得一试,于是继续让他主持这项工程。十年后工程终于竣工。由于是郑国设计和主持了施工,称为郑国渠。
万世之功
干渠分布在灌溉区最高地带,沿北面山脚向东伸展,不仅有利于保证最大的灌溉面积,而且形成天然的自流灌溉系统,可灌田四万余顷。郑国成为与李冰齐名的古代水利工程设计师。
司马迁《史记·河渠书》记载:“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折今110万亩),收皆亩一钟(折今100公斤),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韩国的初始目的不但没有达到,而且适得其反,促进秦国更加富有,为秦国统一天下强化了本已坚实的经济基础。
秦朝以后,历代人民继续完善这个水利设施:先后历经汉代的白公渠、唐代的三白渠、宋代的丰利渠、元代的王御史渠、明代的广惠渠和通济渠、清代的龙洞渠等。一直到了民国期间,1929年陕西关中发生大旱,中国近代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先生主持疏浚了河道,使这条干渠继续造福百姓。
更多历史文章,请持续关注公众号“云竹文斋”!
可加 V交流:yunzhu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