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哈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本书,作家是英国的珍妮特•温特森。说实话,我对外国的作品是比较陌生的,之所以会被这本书吸引,是因为它的书名《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一开始读这本书,满头雾水......,中间有几度我都准备弃书了。一直找不到核心思想是在表达什么?而且我一直在寻找书中的“橘子”。

或许很多人和我一样,心血来潮的时候便会想静下来看一会书,我觉得读书的意义是为了探索不一样的人生,也能从中感受一些不一样的情感。其实哄哄自己,坚持一下,一本书就翻篇了,故事是可以帮人理解世界的。

这本书是一部兼具自传性与文学实验性的成长小说,围绕 “宗教规训” 与 “个体自由” 展开,而这场冲突的本质是对 “爱” 的定义权的争夺。

在书中,妈妈坚信 “橘子是最好的水果”,甚至在圣诞节的果篮里只放橘子,拒绝任何其他水果的 “入侵”。这里的 “橘子” 象征着社会规训下的 “唯一正确答案”—— 无论是宗教信仰、性别角色,还是情感选择,保守的世界总试图将个体塞进一个标准化的框架中。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书中卖黑豆的老妇人,她看着主人公的掌纹说:“你这辈子不会结婚,永远不会,而且你将终身漂泊”。当时的主人公并没有懂其中深意,就好像我年少的时候也曾说过自己是不婚主义。

直到主人公后来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世界上没有 “唯一” 的水果,正如人生没有 “唯一” 的活法。主人公在青春期爱上了女孩,不是 “错误”,只是她选择的 “另一种水果”;她后来离开宗教,不是 “背叛”,只是她寻找的 “另一种信仰”。

这部作品用大量细节解构了 “唯一性” 的虚妄:妈妈认为 “女人必须结婚生子”,但教堂里的单身老信徒却活得自由而充实;社群认为 “同性之爱有罪”,但书中珍妮特与梅兰妮的情感却纯粹而真挚。书中有大量的寓言故事和童话,之所以这本书能跨越时空打动读者,根本在于它触及了人类共通的成长困境:每个个体都曾面临 “被规训” 与 “做自己” 的冲突,都曾在 “正常” 的标准下怀疑自己的 “异类” 身份。

如果我们在一个特定的地点,就会期待目睹特定的事情。

成长不是找到 “唯一正确” 的答案,而是学会接纳世界的多元;自我认同不是迎合他人的期待,而是勇敢拥抱真实的自己。

就像水果不止有橘子,生命也不止有一种活法 —— 重要的是:我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 “水果”,有勇气定义自己的人生。

我最喜欢书中的一句话送给大家:我渴望有人暴烈的爱我,至死不渝,明白爱和死一样强大,并且现在我身边。

希望大家都能够活出自己的模样,没有任何的选择不伴随以失去,但是,并非所有的漆黑角落都需要光明!你的人生还有别的可能~

自定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