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促他,逼迫他,还是静待花开?


前一阵看到一本书,里面有一个片段,大抵讲的是,一个外国的小女孩,九岁之前其实都不太识字,她的父母其实并不在意,但是这件事在亲戚朋友之间却成了丑闻。但是到了九岁的时候,她忽然决定要开始识字了。文章的原文是这样写的:

不知道为什么,她自己也不记得。总之,到了九岁半,她什么都会念了。她不再是个“问题”

看到这篇文章之后 ,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的学校按照年龄来划分年级的做法真的就是合理的吗?

每个孩子就像是一朵花,有的孩子是春天开放的桃花,有的孩子是秋天开放的菊花,有的孩子则是寒冬开放的腊梅。恐怕没有人会说,春天的花就好过冬天的花吧。

有些孩子可能天生就是花期较晚,但是一定要求他到了12岁就要掌握小学的知识,到了15岁就要掌握初中的知识,学不会就要遭到周围人的嘲笑。这样的教育,除了对自信心的无比打击之外,到底能够学到什么呢?

难道真的需要越早开始做一件事就越好吗?

真的不输在起跑线上就安心了吗?

细数这些年,我们从小学就开始学习英语,小学4年甚至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加起来大约14-16年,但是我们有多少人能够熟练的运用英语呢?

寥寥无几吧?

前一段看了一篇文章,作者是《裂变式创业》的作者宗毅(芬尼科技CEO),他说他自己是从34岁开始学习英语的,原因是34岁的时候做生意被翻译骗了,骗得几乎一无所有,当时报班学英语需要1800元钱,他都掏不出,最后找到一个熟人打了五折,花了900元去学了英语。

时至今日,他开着中国制造的纯电动汽车,带领着中国车队,和开着特斯拉的外国车队一起完成了80天环球之旅。途经美国的时候,他已经可以很流利的用英文在MIT做演讲。

想想这是多么酷的一件事。

这样看来,似乎并不一定到了什么年龄,就非得要开始学习什么知识,而是我需要用到什么知识,就开始学习什么知识,这种逻辑似乎更加合理,而且学习的动力似乎更强。(据说小学六年的知识,孩子如果真的想学,一年时间完全就可以搞定,这是后话。)

美国的学校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惜放慢教学进度,因为他们懂得,今天的慢,是为了明天的快。今天把孩子学习的兴趣提上来,是为的明天孩子可以自己去学习任何想学的知识。

但是在中国,且不说学校,就是家长也不会同意这么做。幼儿园学习小学的知识,小学学习初中的知识,初中学习高中的知识,高中学习大学的知识, 似乎学得越多、学得越快才是一个负责任的学校起码的态度。

家长们焦虑地逼迫着、催促着孩子,孩子们在无奈中又漫不经心地应付着家长。孩子不一定想要赢在起跑线上,但是家长们可能都害怕输在起跑线上。

导致的结果往往就是,人生起步阶段冲得太猛,导致后劲儿不足,离开学校便不再想要继续学习,甚至还没有离开学校就已经十分畏惧学习。

未来的路还很长,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过早选择放弃学习真的不是明智的选择。

愿家长们能够把心态再放平一些,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等到了花期,孩子们都能够绚烂地绽放。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节 学前教育“小学化”危害在哪里? 近年来,学前教育“小学化”,化现象正日趋严重,以举办双语班、兴趣班、特长班...
    田园泥土香教育阅读 8,116评论 8 21
  • 文/夫子涵说 向着百万富翁快车道第二天记录,以现在作的事进行分析,了解并掌握事情运作规则以及它随后带来的价值。 1...
    dfbc10ae5419阅读 4,599评论 1 2
  • 这周四空巴学习,我们几个小组的家人们一并去方太参观学习,到了方太,方太的导游给我们讲解了很多方太的厨具,厨房等一些...
    周晨i阅读 1,488评论 0 0
  • “你爱宇宙?” “对啊,爱得不得了。恨不能飞到天上去,去抓星星,去亲月亮,去遨游银河系,去睁大眼睛,去听见呼吸声,...
    InkInk阅读 1,560评论 0 1
  • 周五爬山,由于睡眠严重不足,周五晚上零点又是班组收尾工作,忙了后半夜,周六清晨下班回家跑操补觉,睡到中午还是不愿意...
    影子3623253阅读 1,690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