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通过分析拼车的运转逻辑,推演了滴滴在三四线城市的可能性。今天突然在密度这个概念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再写一篇。
在这篇文章中,我尝试把一款平台型产品的运转逻辑拆解成了3个互斥而又相互影响的要素,希望能为今后分析所有平台型产品提供一种更通用的思路。
供需密度:想象在一个固定大小的矩形里有许多红色和蓝色的点,点的数量越多意味着越密集。红色的点代表需求,蓝色的点代表供应,因此供需密度可以被拆分成需求的密度和供给的密度。
逃逸成本:逃逸成本根本上意味着红蓝连接是否需要长期借助一个外部平台。他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是红蓝之间的连接如果稳定且频繁,则逃逸成本低;二是平台如果能长期占有需求或供给端,让需求无法离开平台,则逃逸成本高。
利润空间:平台从每一次红蓝连接中所能分到的利润。
下面是三者之间的关系:
供需密度高的地方,选择比较多,供需双方之间的距离很近,一些即时性的需求可以很快被满足,因此用户决策成本很低。由此带来的变化是,用户会产生更多即时性的随机需求,随机需求让供需双方很难绕过平台。
最典型的例子是共享单车,类似的例子还有电商、支付等。
反过来,如果供需密度比较低,那么供需双方之间的距离自然就远,选择就会变少,被满足的成本也更高。随着大量即时性的需求被解毒,剩下的往往都是些常规性的需求(周期性增加了需求的刚性),如此一来,供需双方的逃逸成本就变得很低,他们会倾向于绕过平台。
典型的例子有饭店店和蔬菜供应商等。
这是供需密度和逃逸成本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往往有很强的相关性,但也并不绝对。
比如在供需密度比较低的场景里,仍然会有一些随机的突发需求,这些需求比较刚性,很难被解毒,但是满足成本很高,客单价也就水涨船高。
但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于,平台切入后所获得的利润能否Cover有效需求的获客成本。如果不能,平台很难生存。如果能大过获客成本,利润就能被用来刺激需求,或是补贴逃逸成本。
纯银曾经写过婚纱摄影平台的例子,本质也是如此。
再举几个例子,着重体现3个要素之间的相互撬动和补贴。
密度和逃逸成本补贴利润:薄利多销;拼多多用社交拼团下沉三四线城市,获得密度和逃逸成本。
密度补贴逃逸成本:会员积分返券,降低下一次决策的成本,刺激更多随机性需求。
逃逸成本和利润补贴密度:
招聘RPO化、猎头化。互联网人才流动的特征是密度大、随机性高,而过去招聘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只有广告,这背后的问题是一来不直接从交易中获利,二来广告有天花板,利润空间比较小。
而RPO化、猎头化则能通过占据供给,帮助招聘平台在企业面前获得更强的议价能力,同时激发出更多招聘需求。
- 未来利润补贴未来的密度和逃逸成本:
京东自建物流,不仅拉平了三四线城市购物需求和物流供给的密度差,还因为提供了更稀缺的供给而刺激了购物需求的密度。原本三四线用户可能只会购买刚需的商品,如今则会因为物流更便捷了而购买更多商品。
这些例子并不代表任何场景下这3个要素都可以互相撬动和补贴。实际上,要素的初始值在一个平台模式设计之初就被决定了,创新者所能做的无非是:
- 通过各种资源拉升其中的若干个要素
- 抵御外部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降维打击
但又由于技术和欲望的效用存在极限,拉升和抵御的效果同样也是有限的,这就是所谓的边界。
不过随着技术和需求的变化,旧的问题会进化,新的机会也在出现。而创新者们也永远都在寻找各种方式来平衡和相互撬动这3个要素,这正是商业竞争有趣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