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动作是从古代的一种手势—古代人在见面时会将双手举起来,示意自己没有携带武器—演变而来的。在罗马帝国时代,人们见面后并不握手,而是抓住对方的前臂表示问候之意。在现代,握手已成为了人们在社交中最常用的一种见面礼和告别礼。
其实,握手的方式、力度等都能够表达出握手者对对方的不同礼遇和态度,显露出握手者的个性,同时还可以了解对方的个性,赢得交际的主动。
握手方式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个性。
握手的动作虽然简单,但每个人握手的方式却不尽相同。美国心理学家伊莲嘉兰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一个人与他人握手时所采用的方式最能反映出他的个性和态度。
1.标准式的握手,也称“平等式”的握手,其具体式样为:双方手心向左,握住对方。(见下图)
握手的同时,双方的眼神交流控制在三以内。这是一和单纯、礼节性的表达友好的握手方式。为了进一步表达自己友善真诚的态度,握手时请注意保持微笑
2.双握式的握手,也称美国人“政客式”的握手,其具体式样为:用右手握住对方的右手时,再以左手轻轻放在相握的两只手上面(见下图)
在与他人握手时,习惯双手握持对方的人大多热诚真挚,诚实可靠,对朋友最能推心置腹,喜怒形于色而爱
3.支配式的握手,也称“控制式”的握手,其具体式样的:心向下或向左下的方向将手伸出去,这样对方为了迎合他,只能将自己的手心朝上了(见下图)
人们在初次握手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优越感、主动或傲慢,通常会采取这种握手方式,意喻着自己处于支配他人的地位。
4.谦恭式的握手,也称“乞讨式”的握手、顺从性的捏手,其具体式样为:掌心向上或向左上的方向将手伸出去,而不会和对方垂直伸出的手掌对齐(见下图)
有些人在握手时,为了表示自己对对方的尊重、敬仰,或 者为了表示自己的谦和、平易近人,通常会下意识地采取这种握手方式,意喻着自己愿意受对方支配。
5.转换式的握手,其具体式样为:一个人利用中间握到时 的转换把对方的手压在底下,自己的手最终置于上面。他会伸出自己的手,握住对方,然后将对方的手翻转过来(见下图)。这样,对方的手掌便处于底下了。
这种握手方式表达了一种简单的非语言信息:“我占上风 了!”意味着自己争取了双方交往的主动权。
6.拉手式的握手,其具体式样为:一个人用自己的双手温柔地拉起对方的双手,通常是以自己的右手拉起对方的左手 ,同时以自己的左手拉起对方的右手(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