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什么时候,夸孩子“听话”,已经不能获得家长的赞许。
“听话”好像和老实、木讷、死板、傻都成了近义词,越来越不受到家长的欢迎。就像传统的介绍对象一样,如果姑娘评价对小伙的印象是老实,其实大家的理解就是“傻”。
尤其是作为妈妈,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听话,不免有些担忧。
1
太听话的孩子,往往成为被欺负的对象。
北京中关二小,一学生经常遭到同班两个学生欺负,有次被两个同学用厕所的垃圾筐扣头,该学生出现焦虑、恐惧、失眠等症状。该学生被诊断为急性应激障碍,也就是神经出现问题。
安徽怀远火星小学,很多学生被副班长逼迫喝尿,吃粪便。
济南历城区某中学,成绩优异的女生,因为和男生说话,被三名女生掌掴。
日照五莲头中学,传出围观视频,一名男生被另一身强体壮男同学殴打,几十人围观。
西安17岁少女,多次遭同宿舍5名同学群殴,出现精神异常。有陌生人靠近,就会说“别打我”。
孩子被欺凌的案例不胜枚举。我们姑且不剖析,怎么会有那么多爱欺负别人的孩子。从受害人的角度想,为什么这些孩子,会长期受到欺负?
如果受欺负的孩子,从被第一次欺负,就大胆的站出来说“不”。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寻求老师、家长的帮助,就会杜绝被长期欺负的情况。
被欺负的孩子,常常是习惯了被欺负。再加上,施暴者的恐吓,你要是告诉别人,后果很严重。这些听话的孩子,就成了被欺凌的默默承受者。
2
9月份,儿子上了幼儿园。儿子从小就是个很听话的孩子,领出去,不像别家的孩子一样,大叫乱跑,走路规矩,不闯红灯,邻居见了都夸赞他很乖。
但是,就是这个“乖”,让我时时为他担忧。
进入幼儿园,就要过集体生活。儿子的一日三餐,午休都在学校。
幼儿园小班,都是刚过三岁的孩子。吃饭的时候,到处乱跑,不听话的孩子,被老师抱回座位上,亲自喂那个孩子吃饭;大部分像儿子一样,听话的孩子,都自己搬来小板凳,默默地在小小的饭碗里拨弄着。
儿子一向挑食。但是,因为听话,不敢表露,想让老师喂。
儿子回到家,我问他“怎么拿着勺子,不吃饭呢?”
“我不想自己吃,想老师喂。”儿子委屈的说。
“那你自己,给老师说了吗?我继续问儿子。
“没有。”儿子支吾着。
“为什么不说呢?”
“老师说我,不听话,怎么办?”儿子突然抬起头,闪着大眼睛说。
孩子,上幼儿园前,都是家里的中心。家长给与了太多的关注,孩子也一直承受着这种被关注。
上幼儿园后,一个班有20多名孩子,听话的孩子就被忽略。孩子就不适应。其实,每个孩子还是很渴望关注的。
俗话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听话的孩子,不是天生爱守规矩,多半是心思缜密,怕被拒绝,怕别人的否定。
3
现如今的教育理念,和我们儿时大相径庭。
最近几年,自媒体流行。个人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好像不开个公众号,就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一样。
不管是哪个形式的自媒体,其实都是在卖自己的观点,独特的创意,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
我们常年被灌输的什么语法,语句都靠边站,唯有独特的点子才是吸引人的法宝。
太听话的孩子,都缺少创新的勇气,注定不会有新鲜地思维,也创造不出出人意料的作品。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孩子往往是被“太听话”限制了思维。
孩子,是要教育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教育孩子,及早地输入安全的知识;教育孩子,要教他们简单的生存技能;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教育孩子,要团结友爱。
但是,不能大声斥责孩子的过错,不能怕孩子做不好,就不让孩子自己动手。
孩子天生都是活泼好动的,往往是不当的教育方式,阻碍了孩子的发展。
平凡的父母,给孩子喂食吃;聪明的父母,教孩子找食吃。
每个孩子,都要面临成长带来的困惑。作为父母,我们要做孩子的保姆、老师、同学、朋友。
教听话的孩子,在受到威胁时,要懂得反抗;在享受荣誉时,不过分骄傲自满。听话的孩子,更有前途。
一不小心,养了个“听话”的孩子,你就偷着乐吧。